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盐胁迫下小麦叶片蛋白质组差异研究

致谢第1-8页
摘要第8-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29页
   ·植物盐害机理第10-13页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第10-13页
       ·渗透胁迫引起生理干旱第10-11页
       ·膜损伤第11页
       ·离子毒害第11-12页
       ·光合作用下降、耗能增加第12页
       ·活性氧伤害第12-13页
   ·植物的耐盐机制第13-25页
     ·无机渗透调节第13-15页
       ·离子的平衡调节第13-15页
       ·离子在细胞水平上的区隔化第15页
     ·有机渗透调节第15-18页
       ·脯氨酸第16页
       ·甜菜碱第16-17页
       ·多元醇第17-18页
       ·其他第18页
     ·大分子蛋白在植物耐盐中的作用第18-22页
       ·保护性酶蛋白第18-19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第19页
       ·过氧化物酶(POD)第19-20页
       ·过氧化氢酶(CAT)第20页
       ·调渗蛋白(OSM)第20页
       ·水通道蛋白第20-21页
       ·胚胎后期表达蛋白(LEA)第21页
       ·钙调蛋白第21-22页
       ·K 通道蛋白第22页
       ·ABA 激素第22页
     ·SOS(Salt Overly Sensitive)信号通路第22-25页
   ·植物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第25-29页
     ·蛋白质组的主要研究手段第25-27页
       ·双向电泳技术第25-26页
       ·图像分析第26页
       ·质谱技术第26-27页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中的应用第27-29页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第27页
       ·水稻(Oryza Sativa)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第27页
       ·小麦(Triticum Aestivurn)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第27-28页
       ·玉米(Zea Mais)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第28页
       ·其他第28-29页
2 引言第29-30页
3 材料和方法第30-36页
   ·材料、试剂和仪器第30-31页
     ·小麦材料与盐处理第30页
     ·试剂第30页
     ·仪器第30-31页
   ·方法第31-36页
     ·蛋白质提取方法第31-32页
       ·三氯乙酸/丙酮法第31页
       ·裂解液法第31页
       ·尿素/硫脲法第31-32页
       ·KCl-醋酸铵甲醇法第32页
     ·蛋白质的裂解第32页
     ·蛋白质含量测定第32-33页
     ·等电聚焦(IEF)第33-34页
     ·IPG 胶条的平衡第34-35页
     ·第二向 SDS-PAGE第35页
     ·胶体染色第35-36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6-44页
   ·不同提取方法的的双向电泳结果比较第36-38页
   ·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第38页
   ·盐胁迫下小麦双向电泳图谱比较第38-40页
   ·差异表达蛋白点的质谱鉴定第40-44页
5 结论与讨论第44-52页
   ·小麦叶片蛋白质的提取第44-45页
   ·浓度的测定及上样第45页
   ·双向电泳技术的注意细节第45-47页
     ·等电聚焦第46页
     ·关于胶条的平衡与转移第46页
     ·关于固定与染色第46-47页
   ·差异蛋白质的功能第47-52页
     ·半胱氨酸蛋白酶第47-48页
     ·RuBP 羧化酶第48-49页
     ·OEC33KD 蛋白第49-50页
     ·光合放氧系统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62页
ABSTRACT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成熟胚分化和脱分化中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下一篇:小麦K型不育系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遗传背景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