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论文--地震学论文--地震观测预报论文

地震分析预测模型及平台研究与实践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1 绪论第7-20页
   ·背景简介第7-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震前红外异常研究发展第8-10页
     ·地震分析软件系统发展第10-11页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第11-12页
   ·天体引潮力计算模型第12-18页
     ·天体引潮力的计算第12-16页
     ·天体引潮力在地震分类上的用途第16-18页
   ·理论和实际意义第18-19页
   ·论文构成第19-20页
2 数据处理方法选择及优化第20-31页
   ·数据来源第20-21页
   ·空间插值技术第21-26页
     ·距离倒数乘方法第22页
     ·克里金插值法第22-23页
     ·三角网插值法第23-24页
     ·趋势面拟合法第24页
     ·最近邻点插值法第24-25页
     ·几种插值法比较第25-26页
   ·数据处理及优化第26-31页
     ·温度数据分布规律分析第26-27页
     ·数据优化第27-29页
     ·多层次区域差异算法树的构建第29-31页
3 平台开发方案及实现第31-49页
   ·平台开发方案第31-34页
     ·平台实现环境第31-32页
     ·平台总体结构第32-33页
     ·平台功能结构第33-34页
   ·平台具体实现第34-49页
     ·数据的接收第34-36页
     ·数据描述文件的生成第36-37页
     ·数据描述文件的说明第37-39页
     ·天体引潮力周期的计算第39-41页
     ·异常增温图像提取第41-42页
     ·背景资料的添加第42-46页
     ·界面的生成第46-49页
4 实例验证第49-58页
   ·以河北文安地震来进行实例验证第49-52页
     ·文安地震地质环境简介第49页
     ·天体引潮力的计算第49-50页
     ·文安地震异常增温图像提取第50-52页
   ·以四川汶川为例进行实例验证第52-54页
     ·汶川地质环境简介第52页
     ·天体引潮力的计算第52-53页
     ·汶川地震异常温度图像提取第53-54页
   ·日本北海道地区2003至2006地震案例第54-58页
5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总结第58页
   ·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4-65页
致谢第65-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亚热带加积型红土沉积特征与沉积环境变化
下一篇:云顶亮温与义乌市降水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