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脑电信号的假手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3页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脑电假肢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常用的脑电信号处理方法第14-22页
     ·特征提取方法第14-20页
       ·时域分析第15页
       ·频域分析第15-17页
       ·时频分析第17-19页
       ·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第19-20页
     ·模式分类方法第20-22页
       ·线性判别式分析第20页
       ·人工神经网络第20-21页
       ·支持向量机第21页
       ·空间模型分析第21-22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2章 脑电信号的采集与预处理第23-37页
   ·脑电信号的采集第23-27页
     ·脑电信号的产生机理第23-24页
     ·脑电信号的分类第24-25页
       ·诱发脑电信号第24页
       ·自发脑电信号第24-25页
     ·脑电信号控制假手的可行性分析第25-26页
     ·脑电极的导联方法第26-27页
   ·脑电信号的特点第27-28页
   ·二代小波变换与盲信号分离对脑电信号的预处理第28-36页
     ·二代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第28-30页
     ·二代小波的消噪过程及阈值选取方法第30-31页
       ·二代小波对信号的消噪过程第30页
       ·二代小波的阈值选取第30-31页
     ·盲信号分离第31-33页
       ·ICA 模型第31-32页
       ·噪声ICA第32页
       ·FastICA 算法原理第32-33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3-36页
       ·二代小波消噪第33-35页
       ·盲信号分离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脑电信号的特征提取第37-50页
   ·混沌的特点及脑电信号中的混沌特性第37-38页
   ·脑电信号的混沌特征提取第38-44页
     ·最大Lyapunov 指数第38-42页
       ·改进的小数据量法第38-39页
       ·C-C 方法求嵌入维数m 及时间延迟τ第39-42页
     ·关联维数第42-44页
   ·脑电信号的小波包变换特征提取第44-48页
     ·小波包定义第44页
     ·小波包分解第44-45页
     ·小波包频带划分第45-46页
     ·小波包变换特征提取第46-48页
   ·脑电信号的混沌分析和小波包变换特征向量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基于脑电信号的SVM 模式识别与假手控制第50-58页
   ·统计学习理论简介第50-51页
   ·支持向量机原理第51-54页
   ·先聚类后分类的二叉树多类算法第54-55页
   ·分类识别实验第55-56页
   ·脑电信号控制假手的系统组成第56-57页
   ·脑电信号处理流程图第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实验设计与识别结果分析第58-67页
   ·实验设计基础第58页
   ·实验设计第58-61页
     ·实验技术信息第59-61页
     ·实验采集过程第61页
   ·睁眼和闭眼等辅助手部动作的脑电信号之间差异性分析第61-63页
   ·实验采集脑电信号的分析及采用的预处理措施第63-65页
   ·识别结果与分析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本文工作总结第67-68页
   ·研究展望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附录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进粒子群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模型集成计算的面向领域开发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