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电磁悬浮连续铸造过程数值模拟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镁及镁合金性能 | 第10-13页 |
·镁的物理化学性能 | 第10页 |
·镁合金的组成 | 第10-11页 |
·镁合金的优良性能 | 第11-12页 |
·制约镁合金应用的因素 | 第12-13页 |
·连续铸造技术的发展 | 第13-16页 |
·直冷连续铸造 | 第13-14页 |
·电磁铸造 | 第14-15页 |
·软接触电磁连续铸造技术 | 第15-16页 |
·电磁悬浮连续铸造 | 第16-17页 |
·数值模拟研究概况 | 第17-19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2 镁合金电磁悬浮连续铸造工艺研究 | 第20-33页 |
·镁合金电磁连续铸造技术研究 | 第20-23页 |
·电磁连铸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20-22页 |
·电磁连续铸造设备及工艺 | 第22-23页 |
·电磁悬浮铸造技术 | 第23-27页 |
·电磁悬浮铸造技术的原理 | 第23-24页 |
·电磁悬浮铸造技术的设备 | 第24-26页 |
·电磁悬浮铸造技术的应用 | 第26-27页 |
·镁合金电磁悬浮连续铸造技术 | 第27-30页 |
·镁合金电磁悬浮连续铸造技术的原理 | 第27-28页 |
·悬浮剂的制备 | 第28-30页 |
·镁合金电磁悬浮连续铸造技术的应用 | 第30-32页 |
·镁合金电磁悬浮连续铸造过程 | 第30页 |
·组织分析 | 第30-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3 镁合金电磁悬浮连续铸造过程温度场的实验研究 | 第33-40页 |
·镁合金电磁连铸过程温度场的测量 | 第33-35页 |
·温度场的测量方法 | 第33-34页 |
·测量结果处理 | 第34-35页 |
·悬浮铸造过程温度场的测量 | 第35-36页 |
·温度场的测量方法 | 第35页 |
·测量结果处理 | 第35-36页 |
·AZ31镁合金高温力学性能测量 | 第36-37页 |
·高温力学性能测量方法 | 第36页 |
·测量结果处理 | 第36-37页 |
·镁合金电磁悬浮连续铸造温度场的测量 | 第37-39页 |
·温度场的测量方法 | 第37-38页 |
·测量结果处理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4 镁合金电磁连铸过程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 第40-56页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0页 |
·基本方程差分化 | 第40-43页 |
·求解条件的处理 | 第43-49页 |
·计算区域与网格剖分 | 第43-44页 |
·初始条件 | 第44页 |
·边界条件 | 第44-47页 |
·热物性参数的取值 | 第47-48页 |
·潜热的处理 | 第48页 |
·感应热的处理 | 第48页 |
·温度场数值模拟计算程序 | 第48-49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49-55页 |
·模型的验证 | 第50页 |
·铸造参数对液穴形状的影响 | 第50-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5 镁合金电磁悬浮连续铸造过程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 第56-65页 |
·引言 | 第56页 |
·热物性参数处理 | 第56-59页 |
·导热系数 | 第56-59页 |
·比热 | 第59页 |
·结晶潜热 | 第59页 |
·温降和悬浮铸造合金的初始温度 | 第59-60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60-64页 |
·模型的验证 | 第60-61页 |
·悬浮剂含量对温度场的影响 | 第61-63页 |
·电磁悬浮连续铸造与电磁连铸的比较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