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快速凝固过程中瞬态界面换热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40页 |
·亚快速凝固技术简介 | 第15-17页 |
·薄带连铸技术简介 | 第17-23页 |
·薄带连铸技术的发展 | 第17-18页 |
·双辊薄带连铸技术工艺原理 | 第18-19页 |
·双辊薄带连铸的技术特点 | 第19-21页 |
·双辊薄带连铸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界面换热问题 | 第23-3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3-25页 |
·瞬态界面换热研究方法 | 第25-34页 |
·影响界面换热的因素总结 | 第34-36页 |
·界面换热与凝固组织的关系 | 第36-37页 |
·界面换热的调控 | 第37页 |
·界面换热的模型 | 第37-38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思路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40-59页 |
·瞬态界面换热的特点与测量难点 | 第40-42页 |
·实验装置的设计 | 第42-48页 |
·实验装置与过程 | 第42-44页 |
·测量探头的设计 | 第44-47页 |
·干扰的消除 | 第47-48页 |
·热流与换热系数的计算 | 第48-56页 |
·非线性估算法 | 第49-51页 |
·集总参数法 | 第51-53页 |
·凝固壳相关参数的计算 | 第53-54页 |
·界面换热系数的估算 | 第54-56页 |
·实验材料与基本参数 | 第56-57页 |
·试样制备与组织观察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三章 界面换热模型 | 第59-76页 |
·瞬态界面换热的一般性分析 | 第59-62页 |
·熔体在基体上的润湿现象 | 第62-64页 |
·热力学分析 | 第62-63页 |
·动力学分析 | 第63-64页 |
·基本界面模型 | 第64-71页 |
·纹理 | 第71-74页 |
·开放纹理 | 第71-73页 |
·封闭纹理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四章 工艺参数对界面换热的影响 | 第76-97页 |
·钢水温度的影响 | 第76-84页 |
·钢水温度对界面热流的影响 | 第76-78页 |
·钢水温度对凝固组织的影响 | 第78-84页 |
·基体温度的影响 | 第84-86页 |
·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86-88页 |
·合金元素的影响 | 第88-96页 |
·硅元素的影响 | 第89-93页 |
·表面活性元素(磷,硼)的影响 | 第93-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五章 界面换热的调控 | 第97-119页 |
·金属镀层的影响 | 第98-101页 |
·镀层成分 | 第98-100页 |
·镀层厚度 | 第100-101页 |
·纹理的影响 | 第101-106页 |
·规则纹理 | 第102-104页 |
·不规则纹理:表面喷砂 | 第104-105页 |
·不规则纹理:表面冷喷涂 | 第105-106页 |
·涂层的影响 | 第106-112页 |
·沉积C 涂层 | 第107-111页 |
·氮化硼/石墨涂层 | 第111-112页 |
·特殊涂镀层 | 第112-117页 |
·低熔点金属镀层 | 第113-115页 |
·有机涂层 | 第115-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19-121页 |
创新点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第133-13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34-135页 |
致谢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