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1页 |
第2章 高校旅游景观的概念 | 第11-14页 |
·旅游景观规划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校园旅游的必要性 | 第12-13页 |
·高校旅游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自然因素 | 第13页 |
·人文因素 | 第13-14页 |
第3章 高校景观资源的吸引力 | 第14-21页 |
·自然景观 | 第14-15页 |
·人文景观 | 第15-16页 |
·历史与现代的建筑、场所 | 第16-19页 |
·人文参与型资源 | 第19页 |
·高校游对资源的压力 | 第19-20页 |
·如何深入发掘校园旅游资源 | 第20-21页 |
第4章 高校景观资源的生命力 | 第21-27页 |
·校园精神 | 第21-22页 |
·新颖的形式 | 第22页 |
·景观的人性化 | 第22-23页 |
·满足个性化需求 | 第23-24页 |
·校园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 第24-27页 |
第5章 高校旅游景观资源的承载力 | 第27-31页 |
·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校园旅游的承载力 | 第27-30页 |
·旅游者 | 第27页 |
·校园规模 | 第27-28页 |
·校园的相对空间规模 | 第28页 |
·校园的自然生态系统 | 第28页 |
·季节性 | 第28页 |
·经济环境因素 | 第28-30页 |
·在实际应用中,高校旅游容量测定方法 | 第30-31页 |
第6章 高校旅游景观的规划及设计方法 | 第31-36页 |
·教学空间与旅游空间的关系 | 第31页 |
·控制高校旅游容量的制度措施 | 第31-32页 |
·控制高校旅游容量的规划措施 | 第32-34页 |
·交通流线 | 第32页 |
·铺装控制 | 第32页 |
·噪音控制 | 第32-33页 |
·植物设计 | 第33-34页 |
·校园景观资源的保护 | 第34页 |
·生态设计法在校园景观规划中应用 | 第34-36页 |
第7章 生态设计方法实践案例——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北湖工程景观设计 | 第36-55页 |
·新建校园如何营造吸引力——人文分析 | 第36-37页 |
·场地现状分析 | 第37-40页 |
·发展目标 | 第40页 |
·设计构思 | 第40页 |
·设计特点 | 第40页 |
·总体布局构思 | 第40-42页 |
·景点分析 | 第42-55页 |
·晨曦湖 | 第42-43页 |
·博爱广场 | 第43-44页 |
·铭志广场 | 第44页 |
·荷塘月色 | 第44-45页 |
·西亭园 | 第45页 |
·健身广场 | 第45-46页 |
·音乐角 | 第46-47页 |
·银杏园 | 第47-48页 |
·交通及流线分析 | 第48-50页 |
·植物景观 | 第50页 |
·小品意向 | 第50-51页 |
·灯光意向 | 第51-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