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基本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基本结构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军事装备人力资本教育投资风险的理论和现实思考 | 第22-41页 |
·军事装备人力资本教育投资风险的内涵 | 第22-25页 |
·军事装备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内涵 | 第22-23页 |
·风险的内涵 | 第23-24页 |
·军事装备人力资本教育投资风险的科学内涵 | 第24-25页 |
·军事装备人力资本教育投资风险的主要成因 | 第25-27页 |
·风险源于投资主体的多元性 | 第25-26页 |
·风险源于投资载体的不确定性 | 第26页 |
·风险源于投资收益的间接性 | 第26页 |
·风险源于人力资本的私有性 | 第26-27页 |
·军事装备人力资本教育投资风险的主要类型 | 第27-29页 |
·军事装备人力资本教育投资风险评价方法 | 第29-38页 |
·主流经济学视角的教育投资风险评价 | 第29-31页 |
·产权经济学理论的教育投资风险评价方法 | 第31-32页 |
·信息经济学理论的教育投资风险评价方法 | 第32-34页 |
·博弈论的教育投资风险评价方法 | 第34-37页 |
·现有风险评价方法的评析 | 第37-38页 |
·军事装备人力资本教育投资风险的现状 | 第38-40页 |
·决策风险已经控制,选择风险仍需降低 | 第38页 |
·闲置风险基本消除,错位风险需要重视 | 第38-39页 |
·折损风险可以规避,贬值风险无法避免 | 第39页 |
·流失风险需要降低,叛离风险坚决杜绝 | 第39页 |
·精神激励小有成效,物质激励仍需加强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基于BPT的军事装备人力资本教育投资风险评价 | 第41-63页 |
·行为组合理论(BPT)与金融投资风险评估 | 第41-47页 |
·行为组合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第41-45页 |
·行为组合理论对金融风险评估的意义 | 第45-47页 |
·基于BPT 军事装备人力资本教育投资风险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 第47-49页 |
·金融风险和军事装备人力资本教育投资风险的相似性 | 第47-48页 |
·金融风险和军事装备人力资本教育投资风险的差异性 | 第48-49页 |
·基于BPT 的军事装备人力资本教育投资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第49-56页 |
·风险评价模型的初步假设 | 第49-50页 |
·评价模型所用变量符号说明 | 第50-51页 |
·军事装备人力资本教育投资风险评价方法的构建 | 第51-54页 |
·模型的进一步改进 | 第54-56页 |
·当前部分军事装备人力资本教育投资风险评估 | 第56-62页 |
·风险评估数据的获得 | 第56-58页 |
·当前部分军事装备人力资本教育投资风险评估结果 | 第58-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健全军事装备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风险控制体系 | 第63-71页 |
·军事装备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风险评估机制 | 第63-64页 |
·军事装备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风险预警机制 | 第64-65页 |
·军事装备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风险防范机制 | 第65-68页 |
·完善人员测评机制 | 第65页 |
·完善信息反馈机制 | 第65-66页 |
·完善人职匹配机制 | 第66-67页 |
·完善人才保留机制 | 第67-68页 |
·军事装备人力资本教育投资风险控制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68-70页 |
·加大物质激励 | 第68-69页 |
·强化精神激励 | 第69-70页 |
·注重情感激励 | 第70页 |
·军事装备人力资本教育投资风险控制的环境保障机制 | 第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束语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在职军人在校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第78-80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