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工艺美术理论论文--工艺美术评论、欣赏论文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及综合评价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导论第9-17页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第9页
 二、研究综述第9-14页
 三、主要观点、重点难点分析第14-15页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包括选点原因、调查方式、数据来源、数据统计方法等)第15-17页
第一章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第17-24页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第17-19页
  (一)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及其解读第17-18页
  (二)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第18-19页
 第二节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第19-24页
  (一) 特殊的地理区位使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最重要问题第19-21页
  (二) 贫困问题仍然是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第21页
  (三) 大量的农民工外出打工,离乡却不离“根”,由此引起的公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第21-22页
  (四) 民族文化中一些与新农村建设相抵触的观念问题第22-24页
第二章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第24-32页
 第一节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4-28页
  (一) 构建原则第24-25页
  (二) 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及计算口径第25-28页
 第二节 综合评价方法第28-32页
  (一)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赋权第28-31页
  (二) 原始数据标准化第31页
  (三) 综合得分第31-32页
第三章 应用实例——运用指标体系对长阳县与五峰县新农村建设的评价第32-44页
 (一) 两个民族自治县县情及其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第32-34页
 (二) 数据的采集第34-36页
 (三) 根据目前数据的可得性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整第36-39页
 (四) 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第39-40页
 (五) 对长阳县与五峰县新农村建设的状况进行测算第40页
 (六) 综合评价第40-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49-50页
附录B 问卷调查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家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彭家寨为例
下一篇:中国电影中父亲形象的文化心理分析--以20世纪80年代后华语电影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