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导言 | 第9-17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结构 | 第16页 |
·本文可能创新点及不足 | 第16-17页 |
2. 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特殊性 | 第17-23页 |
·我国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 第17-18页 |
·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从人力资源理论出发,保护稀缺人力资源 | 第18-19页 |
·大学生是弱势人群,应受到公共财政支持 | 第19页 |
·维护大学生权利,体现人权公平 | 第19页 |
·大学生缺乏大病应急知识,大病支付能力弱 | 第19页 |
·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的模式 | 第19-23页 |
·公费医疗 | 第20-21页 |
·商业医疗保险 | 第21页 |
·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 第21-23页 |
3. 我国现行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 | 第23-29页 |
·从公费医疗到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 第23-25页 |
·公费医疗阶段:1952年到1998年 | 第23-24页 |
·各省市高校探索阶段:1998年到2008年 | 第24页 |
·纳入城镇居民医保(2009年到现在) | 第24-25页 |
·商业补充保险 | 第25-26页 |
·商业补充保险内容 | 第25页 |
·商业补充保险模式 | 第25-26页 |
·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险实例研究(以J大学为例) | 第26-27页 |
·其他医疗保险模式 | 第27-29页 |
·包干模式 | 第28页 |
·合作医疗型保险模式 | 第28页 |
·医疗服务外包模式 | 第28页 |
·社保型医疗保险模式 | 第28-29页 |
4. 我国现行大学生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 第29-33页 |
·大学生认知程度低 | 第29-30页 |
·对自身的认知低 | 第29页 |
·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的认知低 | 第29-30页 |
·就医机构选择面狭窄和校医院服务水平不高 | 第30-31页 |
·大学生医疗保险范围窄且统筹层次低 | 第31-32页 |
·大学生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低 | 第32-33页 |
5. 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40页 |
·德国的“公共合同型”强制性医疗保险 | 第33-34页 |
·缴费标准及支付方式 | 第33-34页 |
·德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特点 | 第34页 |
·美国: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相结合 | 第34-36页 |
·英国的国民卫生保健体系 | 第36-37页 |
·新加坡的储蓄保险基金 | 第37-38页 |
·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给我国的启示 | 第38-40页 |
6. 完善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对策 | 第40-44页 |
·建立健全大学生医疗保障法律体系,强制实施大学生医疗保险 | 第40页 |
·扩大大学生医疗保险范围 | 第40-41页 |
·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校医院服务质量 | 第41页 |
·完善异地就诊报销制度 | 第41-42页 |
·建立多层次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 | 第42-43页 |
·强化政府的组织、管理、监督作用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