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评价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综述研究 | 第18-28页 |
| ·中小企业的相关理论 | 第18-24页 |
| ·中小企业的划分与界定 | 第18-19页 |
|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19-22页 |
| ·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成因分析 | 第22-24页 |
|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相关理论 | 第24-28页 |
| ·信用风险简述 | 第24-25页 |
|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内涵及特点 | 第25页 |
|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 第25-26页 |
|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危害分析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理论分析 | 第28-46页 |
| ·信用评价方法及其目的 | 第28页 |
| ·信用评价方法的比较 | 第28-40页 |
| ·传统信用风险评价模型 | 第28-32页 |
| ·现代信用风险评价模型 | 第32-40页 |
| ·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管理 | 第40-43页 |
|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第40-41页 |
|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 第41-42页 |
|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局限性 | 第42-43页 |
|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使用的评价方法 | 第43-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46-58页 |
|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46-51页 |
|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46页 |
|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46-51页 |
| ·模型的选择及其原理 | 第51-57页 |
| ·模型的选择 | 第51-52页 |
| ·模型的原理及步骤 | 第52-55页 |
| ·应用因子分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55-57页 |
| ·小结 | 第57-58页 |
| 第五章 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实证分析 | 第58-73页 |
| ·样本选择及指标筛选 | 第58-59页 |
| ·样本的选择 | 第58页 |
| ·指标的筛选 | 第58-59页 |
| ·因子分析的过程 | 第59-69页 |
| ·KMO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 | 第59-60页 |
| ·因子分析的实际过程 | 第60-69页 |
| ·结果的检验 | 第69-71页 |
| ·实证结果的讨论 | 第71-72页 |
| ·实证分析局限性 | 第72-73页 |
| 第六章 控制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对策研究 | 第73-78页 |
| ·建立小企业信用分析系统 | 第73-74页 |
| ·组建专业化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后台业务部门 | 第74-75页 |
| ·加强银企合作,为企业当好财务顾问 | 第75页 |
| ·完善抵押,担保体系,创新担保方式 | 第75-76页 |
| ·强化贷后管理,严管资金用途 | 第76-77页 |
| ·建立专业的中小企业信贷员队伍 | 第77-78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 结论 | 第78页 |
| 展望 | 第78-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 附录 | 第84-87页 |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