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丘陵地区土地整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土地整理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国内土地整理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南方丘陵地区土地整理概述 | 第17-29页 |
·土地整理概述 | 第17-20页 |
·土地整理的概念 | 第17-18页 |
·土地整理的作用 | 第18页 |
·土地整理的理论依据 | 第18-20页 |
·南方丘陵土地利用的特点 | 第20-23页 |
·南方丘陵与平原地区土地整理的比较 | 第23-29页 |
·目标的多元化 | 第23-24页 |
·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 第24-25页 |
·工程技术措施的特殊性 | 第25-29页 |
第3章 南方丘陵地区土地整理现状分析 | 第29-37页 |
·南方丘陵地区土地整理初步成效 | 第29-31页 |
·当前南方丘陵地区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新增耕地问题多 | 第31-32页 |
·整理模式单一 | 第32-33页 |
·规划设计不合理 | 第33页 |
·后续效益不明显 | 第33页 |
·当前南方丘陵地区土地整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3-37页 |
·片面追求耕地数量的增加 | 第33-34页 |
·缺少科学规划 | 第34-35页 |
·融资机制不健全 | 第35页 |
·忽视对生态景观的影响 | 第35-36页 |
·项目后评价缺位 | 第36-37页 |
第4章 国内外土地整理的成功经验及借鉴 | 第37-47页 |
·我国台湾地区的农地重划及借鉴 | 第37-38页 |
·国外土地整理的实践经验及借鉴 | 第38-47页 |
·德国的土地整理 | 第38-41页 |
·日本的土地整治 | 第41-42页 |
·荷兰的土地整理 | 第42-44页 |
·俄罗斯的土地整理 | 第44-47页 |
第5章 南方丘陵地区土地整理的对策研究 | 第47-62页 |
·加强对耕地质量的管理监督 | 第47-49页 |
·南方丘陵区域性耕地质量标准具体化 | 第47-48页 |
·项目工程质量分级负责制严格化 | 第48-49页 |
·耕地质量监测实时化 | 第49页 |
·科学规划区域性土地整理项目 | 第49-53页 |
·重视资料收集,尊重社情民意 | 第50-51页 |
·强化生态保护设计 | 第51-53页 |
·优化土地整理融资机制 | 第53-55页 |
·建立土地整理专项基金 | 第53页 |
·实现融资模式多元化 | 第53-55页 |
·实现南方丘陵地区土地整理生态化 | 第55-57页 |
·按自然区划及生态特点分区整理 | 第55-56页 |
·分期整理,生态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 第56-57页 |
·完善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体系 | 第57-62页 |
·制订和完善项目后评价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57-58页 |
·南方丘陵地区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思路 | 第58-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