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2.1 冻融作用对土体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 | 第13-15页 |
1.2.2 冻融作用对土壤孔隙结构影响 | 第15页 |
1.2.3 冻融作用影响土壤结构的主要因素 | 第15-16页 |
1.2.4 土壤结构定量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拟解决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第17-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第17-18页 |
1.4.3 创新点 | 第18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26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0-21页 |
2.1.1 东北黑土区概况 | 第20页 |
2.1.2 取土区概况 | 第20-21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1-26页 |
2.2.1 供试土样采集 | 第21-22页 |
2.2.2 冻融循环试验 | 第22页 |
2.2.3 CT扫描与图像重建 | 第22-24页 |
2.2.4 团聚体稳定性测定 | 第24页 |
2.2.5 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2.2.6 统计分析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冻融条件下黑土原状土体孔隙特征 | 第26-31页 |
3.1 土壤结构可视化 | 第26-27页 |
3.2 原状土孔隙特征 | 第27-30页 |
3.2.1 孔隙数量、孔隙度和孔隙形状变化特征 | 第27-28页 |
3.2.2 孔隙分支变化特征 | 第28-29页 |
3.2.3 孔径变化特征 | 第29-30页 |
3.3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基于同步辐射显微CT的冻融条件下团聚体孔隙特征 | 第31-41页 |
4.1 土壤团聚体结构可视化 | 第31-32页 |
4.2 团聚体孔隙基本特征 | 第32-36页 |
4.2.1 孔隙数量参数 | 第32-33页 |
4.2.2 孔隙度变化特征 | 第33-35页 |
4.2.3 孔隙连通性参数 | 第35页 |
4.2.4 分形维数变化特征 | 第35-36页 |
4.3 团聚体孔隙分布特征 | 第36-38页 |
4.4 团聚体孔隙形状特征 | 第38-4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冻融条件下团聚体孔隙特征对团聚体稳定性影响 | 第41-50页 |
5.1 原状土团聚体粒径分布 | 第41-42页 |
5.2 LB法下5~7mm团聚体粒径特征 | 第42-43页 |
5.3 团聚体稳定性特征 | 第43-45页 |
5.4 团聚体孔隙特征与团聚体稳定性关系 | 第45-4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0页 |
6.2 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