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会计工作组织与制度论文

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的差异比较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0. 前言第12-17页
   ·选题的意义第12-14页
     ·推进我国与国际会计的趋同第12-13页
     ·有利于不同会计准则体系下的信息比较与分析第13页
     ·推进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的完善及运用第13-14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分析方法第14-15页
   ·关键概念的说明第15-17页
     ·房地产第15页
     ·房地产投资第15-16页
     ·投资性房地产第16-17页
1. 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的制定第17-25页
   ·境外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的制定第17-20页
     ·英国“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的制定第17-18页
     ·国际会计“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的制定第18-19页
     ·香港“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的制定第19页
     ·澳大利亚“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的制定第19-20页
   ·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的制定第20-25页
     ·我国制定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的背景第20-23页
     ·我国制定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的意义第23-25页
2. 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与特点第25-31页
   ·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第25-28页
     ·会计目标理论第25-26页
     ·相关性原则第26-27页
     ·可比性原则第27-28页
     ·重要性原则第28页
   ·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的基本特点第28-31页
     ·要求单独核算和反映投资性房地产项目第29页
     ·适当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第29-30页
     ·会计准则的行文更接近我国实际和使用习惯第30-31页
3. 中外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的比较第31-51页
   ·投资性房地产定义的比较第31-35页
     ·国际会计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第31-32页
     ·澳大利亚AASB140 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第32-33页
     ·英国SSAP19 和香港SSAP13 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第33页
     ·我国会计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第33-34页
     ·小结第34-35页
   ·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内容的比较第35-40页
     ·英国SSAP19 与IAS40 内容的比较第35-37页
     ·澳大利亚AASB140 与IAS40 内容的比较第37页
     ·香港SSAP13 与IAS40 内容的比较第37-39页
     ·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与IAS40 内容的比较第39-40页
   ·投资性房地产确认的比较第40-41页
     ·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第40页
     ·澳大利亚AASB140 的规定第40页
     ·英国SSAP19、香港SSAP13 的规定第40-41页
     ·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第六条对投资性房地产确认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完全相同第41页
   ·投资性房地产计量的比较第41-45页
     ·初始计量比较第41-43页
     ·后续计量比较第43-45页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比较第45-47页
     ·国际会计准则IAS40 的相关规定第45-46页
     ·澳大利亚AASB140 的相关规定第46页
     ·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第46-47页
   ·投资性房地产处置的比较第47-48页
     ·国际会计准则IAS40 的相关规定第47页
     ·澳大利亚AASB140 与IAS40 在处置方面的比较第47-48页
     ·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与IAS40 在处置方面的比较第48页
   ·投资性房地产披露的比较第48-51页
     ·国际会计准则IAS40 的相关规定第48-49页
     ·澳大利亚AASB140 与IAS40 在披露方面的比较第49页
     ·英国SSAP19、香港SSAP13 与IAS40 在披露方面的比较第49-50页
     ·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与IAS40 在披露方面的比较第50-51页
4. 对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的实施现状分析及建议第51-60页
   ·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实施后的现状及分析第51-55页
     ·投资性房地产业务的公司在我国上市公司所占比重相当大第51-52页
     ·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选择倾向第52-53页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所产生的影响第53-55页
   ·对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完善的建议第55-60页
     ·对投资性房地产范围及内容的界定第55-56页
     ·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运用的进一步认识第56-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后记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改善研究
下一篇:试论新会计准则下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