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张伯驹的生平与交游 | 第11-23页 |
第一节 早年求学与游宴 | 第11-13页 |
第二节 “民国四公子”与《蛇尾集》 | 第13-15页 |
第三节 在北京的社集(上) | 第15-18页 |
第四节 在北京的社集(下) | 第18-21页 |
第五节 应聘出关后的酬唱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张伯驹的词学主张 | 第23-30页 |
第一节 概说 | 第23-24页 |
第二节 革新词体的努力 | 第24-26页 |
第三节 “自写性情”的主张 | 第26-30页 |
第三章 张伯驹词的内容 | 第30-37页 |
第一节 词集概况 | 第30-31页 |
第二节 闲适词 | 第31-34页 |
第三节 爱情词 | 第34-37页 |
第四章 张伯驹词的艺术风格以及他在词坛上的地位 | 第37-48页 |
第一节 小令:“南唐之骨,北宋之神” | 第37-39页 |
第二节 长调:沉郁与疏隽并存 | 第39-44页 |
第三节 张伯驹词的创新及其在词坛上的地位 | 第44-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注释 | 第49-52页 |
附录: 张伯驹年谱 | 第52-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后记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