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6页 |
| ·苎麻虫害 | 第16-18页 |
| ·苎麻常见害虫对苎麻的危害 | 第16-17页 |
| ·对苎麻虫害的应对策略 | 第17-18页 |
| ·苎麻遗传转化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 ·转基因植物的检测方法 | 第19-23页 |
| ·使用报告基因 | 第19-20页 |
| ·PCR 检测 | 第20-21页 |
| ·分子杂交检测 | 第21-22页 |
| ·分子标记检测 | 第22页 |
| ·免疫技术的应用 | 第22-23页 |
| ·转基因植物抗虫性的鉴定方法 | 第23-25页 |
| ·室内生物鉴定 | 第23-24页 |
| ·室外罩笼接虫鉴定 | 第24页 |
| ·大田自然感虫鉴定 | 第24-25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转抗虫基因苎麻T_0、T_1代植株的检测、筛选和移栽 | 第26-41页 |
| ·试验材料和试剂 | 第26-27页 |
|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 ·相关药品与试剂 | 第26-27页 |
| ·方法 | 第27-31页 |
| ·苎麻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27-28页 |
| ·PCR 检测 | 第28页 |
| ·苎麻总RNA 的提取 | 第28-29页 |
| ·RT-PCR 检测 | 第29-30页 |
| ·Gus 组织化学染色 | 第30-31页 |
| ·转基因植株育种及T_1 代植株遗传稳定性的初步分析 | 第3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9页 |
| ·转基因T_0 代苎麻株系的PCR 检测和筛选结果 | 第31-33页 |
| ·转基因T_0 代苎麻株系的RT-PCR 检测结果 | 第33-34页 |
| ·转基因T_0 代苎麻植株叶片的Gus 检测结果 | 第34-35页 |
| ·T_0 代转基因植株(再生苗)的驯化和移栽 | 第35-36页 |
| ·转基因T_0 代植株的育种及后代表现 | 第36-37页 |
| ·转基因T_1 代苎麻株系的分子检测结果 | 第37-39页 |
| ·讨论 | 第39-41页 |
| 第三章 转基因苎麻的抗虫性鉴定 | 第41-56页 |
| ·试验材料 | 第41页 |
| ·试验方法 | 第41-43页 |
| ·幼虫拒食趋向性试验 | 第41-42页 |
| ·离体叶片法调查幼虫死亡率 | 第42页 |
| ·叶片危害指数的调查与计算 | 第42-43页 |
| ·室外活体成株接虫试验 | 第43页 |
| ·数据处理 | 第4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3-54页 |
| ·幼虫拒食趋向性调查结果 | 第43-47页 |
| ·离体叶片法喂虫调查幼虫死亡率结果 | 第47-49页 |
| ·叶片被害指数调查结果 | 第49-50页 |
| ·转基因T_0 代株系对苎麻夜蛾低龄幼虫抗虫性指标的聚类分析 | 第50-52页 |
| ·室外活体成株接虫死亡率调查结果 | 第52-54页 |
| ·讨论 | 第54-56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56-58页 |
| ·结论 | 第56页 |
| ·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 附录 | 第63-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作者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