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ena的救护车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引言 | 第9-10页 |
| 2 英国救护车服务介绍 | 第10-12页 |
| ·英国救护车服务历史 | 第10页 |
| ·英国救护车服务的现状 | 第10-11页 |
| ·谢菲尔德救护车中心介绍 | 第11页 |
| ·谢菲尔德救护车中心面临的问题 | 第11-12页 |
| 3 仿真软件的优越性 | 第12-13页 |
| ·为何使用 | 第12页 |
| ·仿真的优越性 | 第12-13页 |
| 4 模块简介 | 第13-17页 |
| ·Arena软件介绍 | 第13-14页 |
| ·软件简介 | 第13页 |
| ·软件中基本术语 | 第13-14页 |
| ·模块简介 | 第14-17页 |
| ·基本操作模块简介 | 第14-15页 |
| ·数字模块简介 | 第15页 |
| ·高等操作模块简介 | 第15页 |
| ·高等运输模块简介 | 第15-17页 |
| 5 模型设计 | 第17-37页 |
| ·总体框架 | 第17-18页 |
| ·"接收求救电话"子模型 | 第18-21页 |
| ·子模型"接收求救电话"的整体结构 | 第18-19页 |
| ·"接收求救电话"子模块的逻辑描述 | 第19-20页 |
| ·逻辑的关键点 | 第20-21页 |
| ·数据输入 | 第21页 |
| ·"确认地点"子模型 | 第21-26页 |
| ·"确认地点"子模型的整体结构 | 第21-24页 |
| ·"确认地点"子模型的逻辑描述 | 第24-26页 |
| ·逻辑的关键点 | 第26页 |
| ·数据输入 | 第26页 |
| ·"派遣救护车与接送病人"子模型 | 第26-31页 |
| ·"派遣救护车与接送病人"子模型的整体结构 | 第26-27页 |
| ·"派遣救护车并接送病人"子模型的逻辑描述 | 第27-28页 |
| ·逻辑的关键的 | 第28-30页 |
| ·数据输入 | 第30-31页 |
| ·"接受治疗与释放救护车"子模型 | 第31-37页 |
| ·"病人接受治疗与释放救护车"子模型的整体结构 | 第31页 |
| ·"病人接受治疗与释放救护车"子模型逻辑描述 | 第31-36页 |
| ·逻辑关键点 | 第36页 |
| ·数据输入 | 第36-37页 |
| 6 动态仿真的设计 | 第37-41页 |
| ·设置实体图片 | 第37-38页 |
| ·设置资源图片 | 第38-39页 |
| ·接线员资源图片 | 第38页 |
| ·运输资源图片 | 第38-39页 |
| ·设置变量及表达式 | 第39页 |
| ·系统中活动的实体数量和正在被调用的救护车编号 | 第39页 |
| ·产生呼叫的动态站点变量 | 第39页 |
| ·路径表达式 | 第39页 |
| ·设置队列动态 | 第39-40页 |
| ·总体动态效果图 | 第40-41页 |
| 7 改变策略前后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41-47页 |
| ·仿真过程中各种参数的设置 | 第41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1-47页 |
| ·改变策略前各个城区及医院站点内候诊情况 | 第41-42页 |
| ·改变策略后各个城区及医院站点内候诊情况 | 第42-46页 |
| ·改变策略前后各类病人的等候时间 | 第46页 |
| ·救护车的使用效率及等待队列长度 | 第46-47页 |
| 8 结论 | 第47-49页 |
| ·实验数据来源 | 第47页 |
| ·总结 | 第47-49页 |
| ·救护车的派遣于停放地点 | 第47页 |
| ·应对重大突发事故 | 第47页 |
| ·模拟数据库更新病人实体的优先级 | 第47-48页 |
| ·医院资源对系统影响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