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数字集群手持机的物理层软件开发和通信协议实现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18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背景第15-16页
   ·集群通信系统发展概况第16-17页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7-18页
第二章 开放式多媒体处理平台OMAP5912第18-29页
   ·OMAP5912 硬件结构概述第18-19页
   ·OMAP5912 的结构特点第19-20页
   ·OMAP5912 的存储空间第20-23页
   ·OMAP5912 的外设第23-24页
     ·TI 外设总线桥第23页
     ·私有外设第23-24页
     ·公共外设第24页
     ·共享外设第24页
   ·OMAP5912 内部的双核通信第24-28页
     ·MPU/DSP 邮箱寄存器第24-25页
     ·MPU 接口(MPUI)第25页
     ·MPU/DSP 共享存储器第25页
     ·DSP MMU第25-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手持机硬件结构第29-39页
   ·两种体系结构第29-32页
     ·二次变频体系结构第30页
     ·零中频体系结构第30-31页
     ·两种体系结构的比较第31-32页
   ·手持机体系结构第32-38页
     ·基带板结构第32-35页
     ·发射通路第35-36页
     ·接收通路第36-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直通通信模式协议栈第39-50页
   ·直通通信模式简介第39-40页
   ·直通通信模式协议栈模型第40-42页
     ·网络层功能第40-41页
     ·数据链路层功能第41页
     ·物理层功能第41-42页
   ·直通通信模式协议栈的简要分析第42-43页
     ·网络层协议分析第42页
     ·数据链路层协议分析第42-43页
   ·直通通信模式中的信道第43-45页
     ·逻辑信道第43页
     ·物理信道第43-44页
     ·信道状态的定义第44-45页
   ·空中接口发送参考模型第45-46页
   ·场景设计第46-49页
     ·无线特性第46-47页
     ·场景描述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物理层软件开发与实现第50-76页
   ·手持机硬件开发环境第50-53页
     ·手持机硬件测试设备第51-52页
     ·物理层软件开发的硬件平台第52-53页
   ·OMAP5912 的开发第53-65页
     ·用DSP MMU 实现双核通信第53-59页
     ·对共享存储空间的访问第59-60页
     ·实现DSP 子系统时钟管理第60-62页
     ·实现DSP 下使用共享外设第62-63页
     ·实现DSP DMA 的同步事件第63-65页
   ·双通道DA 转换器TLV5638 的使用第65-66页
     ·工程实现第65-66页
   ·直接正交上变频技术分析及对AD8345 的开发第66-75页
     ·载波泄露分析第68页
     ·边带抑制分析第68-70页
     ·工程实现第70-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直通通信协议栈的实现及验证第76-91页
   ·关键技术分析及实现第76-80页
     ·OMAP5912 硬件资源分配第76-78页
     ·时序的保证及对准时隙第78-80页
     ·通话连续性的保证第80页
   ·直通通信模式的实现第80-86页
     ·软件实现环境第80-81页
     ·处理流程第81-86页
   ·直通通信协议栈功能的验证结果第86-90页
     ·功能验证场景第86-87页
     ·同步的结果第87-89页
     ·接收基带信号的结果第89-90页
     ·整机功能测试的结果第90页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1-93页
   ·论文和工作结论第91-92页
   ·展望第92-93页
致谢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6页
个人简历第96-9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7-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PS终端入网综合性能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面向虚拟专用网的光传送网流量疏导及组播保护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