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氧化铁的结构与性质 | 第10-11页 |
·纳米α-Fe_2O_3的制备 | 第11-16页 |
·模板法 | 第11-13页 |
·水热法 | 第13-15页 |
·气相法 | 第15页 |
·阳极氧化法 | 第15-16页 |
·其他制备方法 | 第16页 |
·纳米Fe_3O_4的制备 | 第16-19页 |
·水热法 | 第16-17页 |
·微乳液法 | 第17-18页 |
·共沉淀法 | 第18-19页 |
·高温热分解有机物法 | 第19页 |
·生物模板合成法 | 第19页 |
·纳米Fe_3O_4的表面改性 | 第19-21页 |
·无机改性 | 第20页 |
·有机改性 | 第20-21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8页 |
第二章 α-Fe_2O_3纳米棒和纳米立方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28-39页 |
·引言 | 第28页 |
·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实验试剂 | 第28-29页 |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性能测试与表征 | 第29页 |
·实验步骤 | 第29-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7页 |
·棒状α-FeOOH及α-Fe_2O_3的表征 | 第30-32页 |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第32-34页 |
·光学性能分析 | 第34-35页 |
·磁学性能分析 | 第35-36页 |
·机理分析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第三章 Fe_3O_4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39-48页 |
·引言 | 第39-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实验试剂 | 第40页 |
·实验仪器 | 第40页 |
·性能测试与表征 | 第40页 |
·实验步骤 | 第40-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6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2-43页 |
·热稳定性分析 | 第43-44页 |
·磁学性能分析 | 第44-45页 |
·机理分析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第四章 Fe_3O_4/SiO_2/壳聚糖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48-58页 |
·引言 | 第48页 |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实验试剂 | 第48-49页 |
·实验仪器 | 第49页 |
·性能测试与表征 | 第49页 |
·实验步骤 | 第49-50页 |
·吸附试验 | 第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6页 |
·透射电镜分析 | 第50-51页 |
·红外分析 | 第51-52页 |
·机理分析 | 第52-53页 |
·磁学性能分析 | 第53页 |
·BET分析 | 第53-54页 |
·吸附性能研究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第五章 Fe_3O_4/聚苯胺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58-68页 |
·引言 | 第58页 |
·实验部分 | 第58-60页 |
·实验试剂 | 第58-59页 |
·实验设备 | 第59页 |
·性能测试与表征 | 第59页 |
·实验步骤 | 第59-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6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60-61页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61-62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2页 |
·热稳定性分析 | 第62-63页 |
·磁学性能分析 | 第63-64页 |
·微波吸收性能分析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