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道德教育论文

重庆市安置社区居民道德重建问题研究--以陈家桥桥东社区为研究个案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1 引言第8-12页
   ·安置社区道德重建提出的社会背景第8页
   ·安置社区道德重建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8-10页
     ·安置社区道德重建研究的学术意义第9页
     ·安置社区道德重建研究的实践意义第9-10页
   ·论文创新点第10-12页
2 文献述评第12-18页
   ·关于道德的理论述评第12-14页
   ·关于安置社区及其道德建设的文献述评第14-17页
     ·安置社区的概念及特征第14-15页
     ·社区道德建设的研究成果第15-17页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第17-18页
3 安置社区居民道德失范的现状及研究策略第18-25页
   ·研究个案陈家桥桥东社区概况第18页
   ·安置社区居民道德问题的研究策略第18-19页
   ·安置社区居民道德失范的现状第19-25页
     ·传统道德消解,社会风气不良第19-22页
     ·市民道德缺位,道德冲突严重第22-23页
     ·抱怨报复心理严重,影响和谐稳定第23-25页
4 安置社区居民道德失范的原因剖析第25-30页
   ·居住方式和交往方式突变,角色意识转变滞后第25页
   ·征地制度存在缺陷,农民利益无法保障第25-26页
   ·安置后关注不够,利益诉求渠道不畅第26-27页
   ·就业扶持不够,就业形势严峻第27页
   ·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第27-28页
   ·安置社区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第28-29页
   ·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不力第29-30页
5 安置社区居民道德重建的主要举措第30-40页
   ·改革征地制度和补偿方式,以推动道德重建第30-31页
     ·改革征地制度,保障农民权益第30-31页
     ·改革征地补偿,提高农民收入第31页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以推动道德重建第31-32页
     ·强化服务机构工作力度,畅通利益诉求渠道第31-32页
     ·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和自发组织建设第32页
     ·推行政务公开,实施民主自治第32页
   ·积极引导扶持就业,以推动道德重建第32-34页
     ·建立落实统一的就业扶持政策第33页
     ·引导转变就业观念,逐渐适应市场需要第33-34页
     ·建立实施就业培训和服务制度第34页
     ·开辟多种渠道,实现多元就业增收第34页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推动道德重建第34-36页
     ·完善实施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第35页
     ·积极开展社区救助第35页
     ·强化社会保障第35-36页
   ·加强社区科学文化建设,以推动道德重建第36-38页
     ·加强公益文化建设第36-37页
     ·加强科普文化建设第37页
     ·加强民俗文化建设第37页
     ·加强群体文化建设第37-38页
   ·强化道德教育和引导,以推动道德重建第38-40页
     ·突出教育重点和抓好宣传普及第38-39页
     ·注重典型示范和社会监督第39-40页
6 研究结论及展望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青年经济价值观问卷的编制及试用研究
下一篇:抗战时期国民党职业团体政策研究--以重庆市党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