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情况概述 | 第11-15页 |
·下水道和化粪池气体成分及浓度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下水道和化粪池安全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下水道和化粪池气体安全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 | 第16-18页 |
2 重庆市主城区下水道和化粪池气体爆炸事故及报警分析 | 第18-32页 |
·重庆市主城区下水道和化粪池设施现状 | 第18-20页 |
·重庆市主城区下水道设施现状 | 第18-19页 |
·重庆市主城区化粪池设施现状 | 第19-20页 |
·重庆市主城区下水道和化粪池气体爆炸事故特征分析 | 第20-22页 |
·已发生气体爆炸事故统计 | 第20-21页 |
·已发生气体爆炸事故时间及地域分布特征 | 第21-22页 |
·重庆市下水道和化粪池气体安全监控系统报警情况分析——以南岸区为例 | 第22-26页 |
·重庆市南岸区气体安全监控系统基本情况 | 第22-23页 |
·报警情况统计 | 第23-26页 |
·气体浓度报警数据模式 | 第26页 |
·主要影响因素探析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2页 |
3 城市下水道和化粪池可燃气体积聚机理研究 | 第32-44页 |
·下水道可燃气体积聚机理研究 | 第32-39页 |
·下水道内可燃气体来源 | 第32-33页 |
·下水道内可燃气体浓度变化影响因素 | 第33-37页 |
·下水道中的气液两相流及脉动现象 | 第37-38页 |
·下水道内可燃气体积聚机理 | 第38-39页 |
·化粪池可燃气体积聚机理研究 | 第39-42页 |
·化粪池内可燃气体来源 | 第39-40页 |
·化粪池内可燃气体浓度变化影响因素 | 第40-41页 |
·化粪池内可燃气体浓度脉动现象 | 第41-42页 |
·化粪池内可燃气体积聚机理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4 城市下水道及化粪池气体爆炸风险评估 | 第44-64页 |
·风险评估方法 | 第44-48页 |
·风险评估模型 | 第44-46页 |
·风险分级及管理对策 | 第46-48页 |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第48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第48页 |
·下水道气体爆炸风险评估模型 | 第48-55页 |
·下水道气体爆炸风险因子分析 | 第48-49页 |
·下水道气体爆炸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第49-54页 |
·各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 第54-55页 |
·化粪池气体爆炸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 第55-61页 |
·化粪池气体爆炸风险因子分析 | 第55-56页 |
·化粪池气体爆炸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风险分级 | 第56-60页 |
·各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4页 |
5 城市下水道及化粪池气体爆炸预警机制研究 | 第64-72页 |
·下水道和化粪池气体安全监控指标及阈值 | 第64-66页 |
·下水道和化粪池气体安全监控指标 | 第64-65页 |
·可燃气体浓度报警阈值 | 第65-66页 |
·气体浓度变化与预警模式 | 第66-69页 |
·预警模式判别、预警等级及管理对策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6 结论和建议 | 第72-74页 |
·主要结论 | 第72-73页 |
·存在问题及建议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附录 | 第82-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