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PPP 项目控制权配置基础理论 | 第17-28页 |
·PPP 模式基础理论 | 第17-21页 |
·公共选择理论 | 第17-19页 |
·项目区分理论 | 第19-21页 |
·不完全契约理论 | 第21-23页 |
·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内涵 | 第21-22页 |
·不完全契约的特点 | 第22-23页 |
·控制权与效率理论 | 第23-25页 |
·控制权理论 | 第23-24页 |
·效率理论 | 第24-25页 |
·关系契约理论 | 第25-26页 |
·关系契约的概念 | 第25页 |
·关系契约的特征 | 第25-26页 |
·各基础理论对PPP 项目控制权配置研究的意义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 PPP 项目控制权配置问题研究 | 第28-39页 |
·私人部门间合作生产私人物品的控制权配置问题研究 | 第28-32页 |
·GHM 理论的提出 | 第28-29页 |
·GHM 模型的简化形式 | 第29-31页 |
·GHM 模型的发展 | 第31-32页 |
·GHM 理论对PPP 项目控制权配置问题研究的启示 | 第32页 |
·公私部门合作生产纯公共物品的控制权配置问题研究 | 第32-33页 |
·BG 理论的主要观点 | 第32-33页 |
·BG 理论的应用 | 第33页 |
·公私部门合作生产准公共物品的控制权配置问题研究 | 第33-35页 |
·FM 理论的重要性 | 第34页 |
·FM 理论的主要观点 | 第34页 |
·FM 理论的结论 | 第34-35页 |
·PPP 模式下控制权配置问题研究 | 第35-37页 |
·关系契约及合作长期性 | 第35-36页 |
·PPP 模式下控制权配置问题研究思路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4 PPP 项目控制权配置模型研究 | 第39-54页 |
·PPP 项目控制权配置模型假定 | 第39-42页 |
·控制权初始配置阶段的模型假定 | 第39-40页 |
·合作双方共同投资阶段的模型假定 | 第40-41页 |
·合作剩余协商分配阶段的模型假定 | 第41-42页 |
·PPP 项目控制权配置模型求解 | 第42-46页 |
·公私部门最佳投资水平与控制权配置的关系 | 第42-44页 |
·投资激励与控制权配置 | 第44-46页 |
·最优化的控制权配置范围 | 第46-47页 |
·BG 理论适用性分析 | 第46页 |
·最优化的控制权配置范围分析 | 第46-47页 |
·政府引导下对PPP 项目合作效率的影响分析 | 第47页 |
·PPP 项目控制权配置模型的模拟验证 | 第47-52页 |
·私人部门自利性投资与控制权配置的关系 | 第48-49页 |
·私人部门公益性投资与控制权配置的关系 | 第49-50页 |
·公共部门公益性投资于控制权配置的关系 | 第50-51页 |
·政府引导下对PPP 项目合作效率的模拟 | 第51-52页 |
·模型结论及建议 | 第52-53页 |
·模型结论 | 第52页 |
·相关措施建议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结论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