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9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7页 |
(一) 国外对流动摊贩治理的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二) 国内对流动摊贩治理的研究概况 | 第12-16页 |
(三) 对流动摊贩治理研究现状的总结 | 第16-17页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一)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 第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一、核心概念 | 第19-21页 |
(一) 摊贩 | 第19页 |
(二) 流动摊贩 | 第19-21页 |
二、相关理论 | 第21-25页 |
(一) 马斯洛需求理论 | 第21-22页 |
(二) 治理理论 | 第22-25页 |
第三章 中小城市流动摊贩治理的现状 | 第25-40页 |
一、宿迁市流动摊贩的特征及原因分析 | 第26-33页 |
(一) 基于流动摊贩自身的基本情况 | 第26-30页 |
(二) 居民视野中的流动摊贩 | 第30-33页 |
二、宿迁市流动摊贩治理的现状 | 第33-40页 |
(一) 城市流动摊贩的管理主体 | 第33-34页 |
(二) 宿迁市流动摊贩治理的成效 | 第34-35页 |
(三) 宿迁市流动摊贩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5-40页 |
第四章 国内外城市流动摊贩的治理模式分析 | 第40-46页 |
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城市流动摊贩的治理模式分析 | 第40-42页 |
(一) "过度式"治理模式 | 第40-41页 |
(二) "分区式"治理模式 | 第41页 |
(三) "互动式"治理模式 | 第41-42页 |
(四) "法治化"治理模式 | 第42页 |
二、我国大陆其它城市流动摊贩治理主要模式分析 | 第42-46页 |
(一) "突击式"治理模式 | 第42-43页 |
(二) "无摊贩化"治理模式 | 第43-44页 |
(三) "疏导型"治理模式 | 第44-46页 |
第五章 中小城市流动摊贩治理对策 | 第46-51页 |
一、创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加大综合执法作用 | 第46-48页 |
(一) 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法律体系,提高城管执法的权威性 | 第46页 |
(二) 深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推动行政执法进社区 | 第46-47页 |
(三) 优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策略,建立关联部门协调工作机制 | 第47-48页 |
二、成立摊贩行业自律组织,弥补摊贩保护自身权益话语权的缺失 | 第48-49页 |
(一) 积极鼓励建立摊贩自律组织,实现摊贩的自我管理 | 第48页 |
(二)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功能,加强对摊贩的教育和引导 | 第48-49页 |
三、推进社区自治建设,发挥社区组织在摊贩治理中的作用 | 第49-51页 |
(一) 发挥社区组织的服务功能 | 第49页 |
(二) 发挥社区组织的引导功能 | 第49-50页 |
(三) 发挥社区组织的监督功能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1:市区流动摊贩从业状况调查问卷 | 第56-59页 |
附录2:市民对流动摊贩反映调查问卷表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