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前言 | 第12-14页 |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进展 | 第14-22页 |
| 1. 中医对轮状病毒肠炎伴发心肌损伤的认识 | 第14-19页 |
| ·对病名的认识 | 第14页 |
|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4-15页 |
|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中医证型 | 第15页 |
| ·对治疗的认识 | 第15-19页 |
| 2. 现代医学对轮状病毒肠炎伴发心肌损伤的认识 | 第19-22页 |
| ·病原学 | 第19-20页 |
| ·轮状病毒的生理病理特点 | 第20页 |
| ·轮状病毒的检测 | 第20页 |
| ·西医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伴发心肌损害的防治 | 第20-22页 |
| 第二部分 运脾调中推拿法理论探讨 | 第22-26页 |
| 1. 运脾调中推拿法是一种综合的推拿手法 | 第22-23页 |
| 2. 运脾调中推拿法组方研究 | 第23-26页 |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6-41页 |
| 1. 临床资料 | 第26-28页 |
| ·病例来源、分组 | 第26-28页 |
| ·纳入标准 | 第28页 |
| ·排除标准 | 第28页 |
| ·剔除标准 | 第28页 |
| ·脱落标准 | 第28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 ·治疗要求与方法 | 第28-29页 |
| 3. 观察项目及疗效评定标准 | 第29-31页 |
| ·观察项目 | 第30页 |
|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 | 第30页 |
| ·单一症状治疗起效时间评定 | 第30-31页 |
| ·轮状病毒检测 | 第31页 |
| ·心肌酶谱测定 | 第31页 |
| ·疗效判断标准 | 第31页 |
| 4. 统计方法 | 第31-32页 |
| 5.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32-41页 |
| ·基本资料 | 第32-35页 |
| ·疗效评定比较 | 第35-38页 |
| ·治疗后心肌酶谱测定比较 | 第38-41页 |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41-45页 |
| 1. 运脾调中推拿法治疗小儿RV肠炎的疗效分析和机理探讨 | 第41-43页 |
| 2. 运脾调中推拿法对RV肠炎患儿心肌酶谱影响的探讨 | 第43-45页 |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45-46页 |
| 第六部分 结语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附录 | 第49-55页 |
| 1.小儿腹泻病例观察表 | 第49-52页 |
| 2. 知情同意书 | 第52-55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