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中医诊断系统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 第8-9页 |
·粗糙集及其在中医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2页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2-13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3-22页 |
·基于粗糙集的脾虚证计算机辅助诊断理论基础 | 第13页 |
·粗糙集理论 | 第13-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新的属性约简算法及属性值约简算法研究 | 第22-28页 |
·新的属性约简算法研究 | 第22-24页 |
·属性值约简算法研究 | 第24-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4 实验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第28-33页 |
·原始数据的来源和预处理 | 第28-30页 |
·决策表数据预处理 | 第30-31页 |
·评分处理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3-45页 |
·流程图 | 第33页 |
·属性约简结果分析 | 第33-39页 |
·属性值约简及规则推出 | 第39-41页 |
·证侯预测及结果评价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6 基于粗糙集理论脾虚证辨证分型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45-51页 |
·系统平台设计 | 第45-46页 |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第46-47页 |
·系统的实现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总结 | 第51-52页 |
·未来工作的思考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项目情况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A 临床观察表属性名称(值)代码—值映射表 | 第58-64页 |
附录B 各条件属性的评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