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13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19页 |
| ·生殖道感染流行现状 | 第13-14页 |
| ·生殖道感染危害 | 第14页 |
| ·预防生殖道感染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 ·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 ·知信行理论 | 第15-16页 |
| ·健康信念模式 | 第16-17页 |
| ·研究目的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9-27页 |
| ·量表编制的理论构想与原则 | 第19-20页 |
| ·理论构想 | 第19页 |
| ·确定本量表的内容与结构、建立测评条目 | 第19页 |
| ·条目库编制原则 | 第19-20页 |
| ·量表编制过程的确定及进展安排 | 第20页 |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0-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 ·样本含量 | 第20页 |
| ·样本纳入和排除标准 | 第20页 |
| ·抽样方法 | 第20页 |
| ·研究工具 | 第20-21页 |
| ·统计分析 | 第21页 |
| ·量表的编制过程 | 第21-22页 |
| ·第一阶段-建立条目库 | 第21页 |
| ·第二阶段-形成初始量表 | 第21页 |
| ·第三阶段-预调查 | 第21-22页 |
| ·量表的评分方法 | 第22页 |
| ·量表的考评 | 第22-25页 |
| ·信度检验 | 第22-23页 |
| ·效度检验 | 第23-25页 |
| ·量表缺失值处理 | 第25页 |
| ·质量控制 | 第25-26页 |
| ·知情同意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结果 | 第27-55页 |
| ·样本的一般特征 | 第27-29页 |
| ·量表的评价 | 第29-41页 |
| ·量表的可接受评价 | 第29页 |
| ·信度评价 | 第29-30页 |
| ·效度评价 | 第30-41页 |
| ·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知信行量表得分情况 | 第41-45页 |
| ·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知信行状况总体评价 | 第41-42页 |
| ·各维度及各因子得分情况 | 第42-45页 |
| ·感染组与未感染组育龄女性量表得分情况的比较 | 第45页 |
| ·不同人口学特征育龄女性量表得分情况 | 第45-52页 |
| ·不同年龄组间育龄女性量表得分的差异比较 | 第45-46页 |
| ·不同文化程度组间育龄女性量表得分的差异比较 | 第46-47页 |
| ·不同职业组间育龄女性量表得分的差异比较 | 第47-48页 |
| ·不同婚姻状况组间育龄女性量表得分的差异比较 | 第48-49页 |
| ·丈夫不同文化程度其妻子量表得分的差异比较 | 第49-50页 |
| ·丈夫不同职业其妻子量表得分的差异比较 | 第50-51页 |
| ·不同户口所在地育龄女性量表得分的差异比较 | 第51页 |
| ·不同家庭收入组间育龄女性量表得分的差异比较 | 第51-52页 |
| ·影响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知信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 第52-55页 |
| ·影响因素指标数量化 | 第52-53页 |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 第53-55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55-67页 |
| ·量表的编制 | 第55-59页 |
| ·量表的编制策略 | 第55页 |
| ·条目的分析 | 第55-56页 |
| ·量表的评价 | 第56-59页 |
| ·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患病情况 | 第59-61页 |
| ·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知识、信念、行为现状 | 第61-63页 |
| ·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 第61-62页 |
| ·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态度信念亟待提高 | 第62页 |
| ·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行为急需改善 | 第62-63页 |
| ·生殖道感染者知信行现状亟待改善 | 第63页 |
| ·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知识、信念、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第63-66页 |
| ·女性文化程度和职业对生殖道感染知识、信念、行为的影响 | 第64页 |
| ·年龄对生殖道感染知识、信念、行为的影响 | 第64页 |
| ·丈夫的文化程度及职业对妻子生殖道感染知识、信念、行为的影响 | 第64-65页 |
| ·婚姻状况对生殖道感染知识、信念、行为的影响 | 第65页 |
| ·户口所在地对生殖道感染知识、信念、行为的影响 | 第65页 |
| ·家庭收入对生殖道感染知识、信念、行为的影响 | 第65-66页 |
| ·本研究创新点 | 第66页 |
| ·本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第66-67页 |
| ·本研究的不足 | 第66页 |
|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第66-67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 综述一 | 第74-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 综述二 | 第86-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 附录 | 第94-111页 |
| 致谢 | 第111-11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112-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