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哲学反思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一般问题 | 第8-19页 |
第一节 道德建设的内涵及性质 | 第8-13页 |
一、道德建设的内涵 | 第8-10页 |
二、道德建设的性质 | 第10-13页 |
第二节 道德建设的特点 | 第13-15页 |
一、道德建设的导向性 | 第13-14页 |
二、道德建设的超功利性 | 第14-15页 |
第三节 道德建设的意义 | 第15-19页 |
一、道德建设体现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 | 第15-17页 |
二、道德建设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理性分析 | 第19-37页 |
第一节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成就 | 第19-23页 |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道德建设 | 第19-20页 |
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建设 | 第20-21页 |
三、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 第21-22页 |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的道德建设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 第23-28页 |
一、道德缺失 | 第23-25页 |
二、道德责任错位 | 第25-26页 |
三、道德能力较弱 | 第26-28页 |
第三节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所面临问题的成因 | 第28-37页 |
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矛盾 | 第29-31页 |
二、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矛盾 | 第31-33页 |
三、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的矛盾 | 第33-35页 |
四、社会转型中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必然抉择 | 第37-50页 |
第一节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 第37-41页 |
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 第37-39页 |
二、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 第39-40页 |
三、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联结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 第41-44页 |
一、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 第41-42页 |
二、集体主义为原则 | 第42页 |
三、诚实守信为重点 | 第42-44页 |
第三节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基本目标 | 第44-46页 |
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第44-45页 |
二、以优秀的道德培育社会风尚 | 第45-46页 |
第四节 主要实施的对策 | 第46-50页 |
一、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第46-47页 |
二、焕发道德主体的德性自觉 | 第47-48页 |
三、增强全民参与的道德实践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注释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