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有林权改革的森林经营主体及其行为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页 |
·森林生态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协同发展理论的内涵 | 第20-21页 |
·协同发展的基本内容 | 第21页 |
·产权理论 | 第21-22页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国有林权改革对森林经营主体的影响分析 | 第24-28页 |
·国有林经营主体的分化 | 第24-25页 |
·森林经营主体规模的变化 | 第25页 |
·森林经营形式的变化 | 第25页 |
·森林经营机制的变化 | 第25-26页 |
·林业产权机制的变化 | 第25页 |
·林业投入机制的变化 | 第25-26页 |
·林业管护机制的变化 | 第26页 |
·森林经营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4 森林经营主体行为及偏好评价 | 第28-43页 |
·影响森林经营主体行为的因素 | 第28-29页 |
·内在因素 | 第28页 |
·外在因素 | 第28-29页 |
·森林经营主体的行为选择 | 第29-35页 |
·经营目标的选择 | 第29-30页 |
·经营形式的选择 | 第30-35页 |
·森林经营主体政策环境偏好评价 | 第35-41页 |
·评价的目的 | 第35-36页 |
·森林经营主体行为偏好评价体系的设计 | 第36-38页 |
·森林经营主体行为偏好分析 | 第38-40页 |
·结论分析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5 完善森林经营主体运行的环境对策 | 第43-50页 |
·财政环境的对策 | 第43-44页 |
·拓宽森林经营主体的融资形式 | 第43-44页 |
·加快森林经营主体的保险机制建设 | 第44页 |
·建立种苗供应补助机制 | 第44页 |
·政策环境的对策 | 第44-45页 |
·修改制约经济主体发展的相关制度 | 第44-45页 |
·调整林业税费问题 | 第45页 |
·法律环境的对策 | 第45-46页 |
·维护个人经营主体合法权益 | 第45-46页 |
·依法经营,提高森林管理水平 | 第46页 |
·技术环境的对策 | 第46-48页 |
·完善各类中介服务 | 第46-47页 |
·成立职工森林资源联防组织 | 第47页 |
·建立实用技术培训指导体系 | 第47页 |
·建立人才支撑体系 | 第47-48页 |
·市场环境的对策 | 第48-49页 |
·建立信息平台,促进交易开展 | 第48页 |
·加强资产评估,促进林地流转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