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炮制、制剂论文

甘草酸超细微粒的超临界反溶剂法制备及其药用活性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绪论第7-14页
   ·前言第7-13页
     ·甘草的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第7页
     ·甘草酸的药用活性第7-9页
     ·甘草酸的提取分离技术第9-10页
     ·药物超细微粒以及传统制备技术第10-11页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药物超细微粒第11-12页
     ·超临界反溶剂法制备药物超细微粒第12-13页
   ·实验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13-14页
2 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备甘草酸超细微粒第14-25页
   ·材料与方法第14-16页
     ·试验原料与仪器第14页
     ·试验装置与流程第14-15页
     ·单因素实验第15页
     ·粒径检测第15-16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第16页
     ·X射线衍射检测第16页
     ·傅里叶红外(FT-IR)检测第16页
     ·热重(TG)及微熵热重(DTG)检测第16页
     ·体外溶解度测定第16页
     ·生物利用度测定第16页
   ·结果与讨论第16-24页
     ·超临界制备甘草酸超细微粒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第16-19页
     ·甘草酸超细微粒的形貌分析第19-20页
     ·制备前后甘草酸X射线衍射比较第20-21页
     ·制备前后甘草酸FT-IR检测比较第21-22页
     ·制备前后TG与DTG检测比较第22页
     ·体外溶解度测定第22-23页
     ·生物利用度测定第23-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甘草酸超细微粒对大鼠肝纤维化的药用活性研究第25-38页
   ·材料与方法第25-26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5页
     ·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制备及动物分组第25页
     ·指标测定第25页
     ·组织切片观察第25-26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26页
   ·结果与讨论第26-37页
     ·血清及组织中生化指标的比较第26-29页
     ·大鼠肝组织病理观察第29-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4 甘草酸超细微粒对小鼠肝损伤的药用活性研究第38-41页
   ·材料和方法第38-39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8页
     ·肝损伤小鼠模型的制备及动物分组第38页
     ·指标测定第38页
     ·数据处理第38-39页
   ·结果与讨论第39页
     ·小鼠血清中ALT和AST的比较第39页
     ·小鼠肝组织中MDA的比较第39页
   ·本章小结第39-41页
5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柳蒿芽醇提物抗氧化作用研究
下一篇:刺五加主要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微粉化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