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武平县乌山地区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6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矿区位置、交通及经济地理概况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4页 |
·取得的成果与认识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6-31页 |
·大地构造背景 | 第16-19页 |
·前泥盆纪发展时期 | 第16页 |
·晚泥盆世—中三叠世 | 第16-17页 |
·晚三叠世—晚白垩世发展时期 | 第17-18页 |
·新生代发展时期 | 第18-19页 |
·区域地层 | 第19-24页 |
·震旦系楼子坝组 | 第19-20页 |
·上泥盆统天瓦崠组 | 第20页 |
·石炭系 | 第20-21页 |
·二叠系下统 | 第21-22页 |
·侏罗系 | 第22-23页 |
·白垩系 | 第23-24页 |
·全新统 | 第24页 |
·区域构造 | 第24-26页 |
·区域岩浆岩 | 第26-29页 |
·志留纪小溪单元 | 第26页 |
·晚三叠世中都超单元 | 第26-27页 |
·中侏罗世武平超单元 | 第27-28页 |
·晚侏罗世高梧超单元 | 第28-29页 |
·晚白垩世武东序列 | 第29页 |
·区域重砂特征 | 第29-30页 |
·区域矿产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矿区地质特征 | 第31-38页 |
·矿区地层 | 第31-32页 |
·地层 | 第31页 |
·地层中主要岩石的岩石学特征 | 第31-32页 |
·矿区构造 | 第32-33页 |
·北西向断裂 | 第32-33页 |
·北北西向断裂 | 第33页 |
·矿区岩浆岩 | 第33-36页 |
·花岗岩 | 第33-34页 |
·脉岩 | 第34-36页 |
·围岩蚀变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矿区花岗岩特征 | 第38-48页 |
·花岗岩地质特征 | 第38页 |
·花岗岩的岩石学特征 | 第38-41页 |
·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 第41-48页 |
·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 | 第41-45页 |
·花岗岩微量元素特征 | 第45-46页 |
·花岗岩稀土元素特征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矿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48-66页 |
·背景及异常下限 | 第48-49页 |
·相关分析 | 第49-51页 |
·聚类分析 | 第51-52页 |
·因子分析 | 第52-55页 |
·异常评价 | 第55-66页 |
·Ag元素异常 | 第55-57页 |
·Au元素异常 | 第57-58页 |
·Bi元素异常 | 第58-59页 |
·Cu元素异常 | 第59-60页 |
·Mo元素异常 | 第60-61页 |
·Pb元素异常 | 第61-62页 |
·Sn元素异常 | 第62-63页 |
·W元素异常 | 第63-64页 |
·Zn元素异常 | 第64-66页 |
第六章 矿化特征及成矿预测研究 | 第66-73页 |
·矿(化)点地质特征 | 第66-69页 |
·成矿预测 | 第69-73页 |
·预测靶区圈定的原则 | 第70页 |
·预测找矿靶区的级别划分 | 第70页 |
·预测靶区分述 | 第70-73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73-75页 |
·主要结论 | 第73-74页 |
·今后工作建议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硕士期间参与科研与发表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