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基于DSAIFF方法的玉米mio16∷Mu基因的克隆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缩略词表第9-10页
1 前言第10-21页
   ·玉米转座子的发现第10-11页
   ·Mu因子第11-15页
     ·Mu因子的发现第11页
     ·Mu因子家族第11-13页
     ·Mu因子的转座活性第13-14页
     ·Mu因子的插入位点第14-15页
   ·Mu因子的遗传应用-Mu标签法(Mu-tagging)第15-17页
   ·分离Mu侧翼序列(Mu Flanking Fragment:MFF)第17-18页
   ·opaque突变研究第18-20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1-27页
   ·突变体家系的选育第21-22页
   ·DNA的制备第22页
   ·DSAIFF分离Mu侧翼序列(MFF)第22-23页
   ·MFFs富集、回收和测序第23-24页
   ·共分离分析第24-25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5页
   ·总RNA的提取第25-26页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第26页
   ·全长cDNA的分离第26页
   ·引物设计、测序和试剂第26-27页
3 结果第27-34页
   ·DSAIFF方法的探索第27页
   ·用限制性内切酶MspⅠ,MseⅠ分离得到MFFs第27-29页
   ·共分离分析第29-30页
   ·mio16的电子定位第30页
   ·mio16 mRNA表达第30-32页
   ·基因结构与Mu因子插入位点第32-34页
4 讨论第34-38页
   ·关于DSAIFF第34页
   ·不同的9-bp TSDs第34-35页
   ·MFFs与表型的关系第35页
   ·Mio16转录水平的异常表达第35-37页
   ·下步工作计划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5页
附录第45-55页
 附录1 玉米叶片小量DNA提取第45-46页
 附录2 QIAquick PCR Purification Kit Protocol第46-47页
 附录3 DSAIFF PCR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第47-49页
 附录4 PAGE电泳分子试剂及其步骤第49-52页
 附录5 Total RNA isolation(Invitrogen)第52-53页
 附录6 ReverTra Ace-α-合成cDNA第一链(TOYOBO)第53-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棉花不同施氮水平效应研究
下一篇:水稻叶片生理生化性状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