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引言 | 第10页 |
·矿井热害的危害及国内外的规定 | 第10-12页 |
·国内外高温问题现状及解决矿井高温问题的紧迫性 | 第12-14页 |
·国内外高温问题研究内容及存在问题 | 第14-18页 |
·国内外高温问题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国内外高温问题研究存在问题 | 第17-18页 |
·本论文研究内容、方法、步骤及意义 | 第18-20页 |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8页 |
·本论文研究方法及步骤 | 第18-19页 |
·本论文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2 矿井风流热湿研究基本理论 | 第20-36页 |
·矿井主要热源及其散热量计算 | 第20-25页 |
·围岩散热 | 第20-21页 |
·风流自压缩热 | 第21-22页 |
·机电设备散热 | 第22-23页 |
·运输中煤炭及矸石散热 | 第23页 |
·矿物及其他有机物氧化散热 | 第23页 |
·人员散热 | 第23-24页 |
·热水散热 | 第24-25页 |
·围岩调热圈温度场 | 第25-26页 |
·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概念 | 第25-26页 |
·围岩调热圈半径的变化 | 第26页 |
·围岩内热传导及壁面与风流间传热传质 | 第26-32页 |
·围岩内热传导 | 第27-30页 |
·壁面与风流间传热传质 | 第30-32页 |
·风流温度湿度计算方法概述 | 第32-34页 |
·现场实测值统计法 | 第32-33页 |
·模拟巷道法 | 第33页 |
·数学分析法 | 第33页 |
·数值模拟法 | 第33-34页 |
·解算区域网格化及微分方程离散化方法 | 第34-35页 |
·解算区域网格化 | 第34页 |
·微分方程离散化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巷道水分蒸发处理及数值模拟 | 第36-50页 |
·巷道水分蒸发处理理论研究 | 第36-38页 |
·风流中潜热量变化分析 | 第36-37页 |
·风流中显热量变化分析 | 第37页 |
·围岩散热分析 | 第37-38页 |
·壁面温度计算分析 | 第38页 |
·建立数学模型 | 第38-40页 |
·有限差分法解算推导 | 第40-46页 |
·解算区域网格划分 | 第40-41页 |
·围岩内部节点温度计算 | 第41-42页 |
·巷道壁面温度计算 | 第42-43页 |
·巷道风流温度湿度计算 | 第43-44页 |
·解算程序 | 第44-46页 |
·时空步长选取 | 第46-48页 |
·时间步长选取 | 第46-47页 |
·围岩内径向空间步长选取 | 第47-48页 |
·巷道轴向空间步长的选取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4 风流温度湿度规律分析 | 第50-66页 |
·巷道水分蒸发假设全部来自壁面或风流时解算结果分析比较 | 第50-55页 |
·围岩温度、壁面温度分布比较 | 第50-51页 |
·壁面散热量变化比较 | 第51-52页 |
·风流温度、湿度分布比较 | 第52-54页 |
·本节小结 | 第54-55页 |
·水分蒸发密度、比例系数对风流温度湿度的影响 | 第55-61页 |
·风流温度湿度随通风时间变化规律分析 | 第55-56页 |
·风流温度湿度随巷道距离分布规律分析 | 第56-60页 |
·本节小结 | 第60-61页 |
·水分蒸发位置分布对风流温度湿度的影响 | 第61-65页 |
·风流温度湿度随通风时间变化规律分析 | 第61-63页 |
·风流温度湿度随巷道距离分布规律分析 | 第63-65页 |
·本节小结 | 第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本论文主要结论 | 第66页 |
·进一步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作者简历 | 第72-7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