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概述 | 第13-17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2.1.1 农业科技推广 | 第13页 |
2.1.2 农业科技推广人才 | 第13页 |
2.1.3 县级农技站农业科技推广人才 | 第13-14页 |
2.1.4 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 | 第14页 |
2.2 基础理论概述 | 第14-17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4-15页 |
2.2.2 激励理论 | 第15页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5-16页 |
2.2.4 系统理论 | 第16-17页 |
第3章 汝城县农技站科技推广队伍建设现状 | 第17-24页 |
3.1 汝城县及农技站科技推广队伍基本情况 | 第17-20页 |
3.1.1 汝城县概况 | 第17页 |
3.1.2 汝城县农技站科技推广队伍构成及人员情况 | 第17-18页 |
3.1.3 汝城县农机站科技推广队伍结构分析 | 第18-20页 |
3.2 汝城县农技站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20-24页 |
3.2.1 队伍总量不足,老龄化现象严重 | 第21-22页 |
3.2.2 专职人员偏少,职业忠诚不高 | 第22页 |
3.2.3 专业人才较少,不对口现象严重 | 第22页 |
3.2.4 办公条件较差,服务设施有欠缺 | 第22-24页 |
第4章 汝城县农技站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24-31页 |
4.1 层次分析法概述 | 第24-26页 |
4.1.1 层次分析法原理 | 第24页 |
4.1.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及计算 | 第24-26页 |
4.2 农技站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影响因素模型构建及指标建立 | 第26-27页 |
4.2.1 农技站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第26-27页 |
4.2.2 农技站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影响因素指标建立 | 第27页 |
4.3 县级农技站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 第27-29页 |
4.3.1 准则层指标权重确定 | 第27-28页 |
4.3.2 指标层权重确定 | 第28-29页 |
4.4 县级农技站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影响因素评价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4.4.1 关键制约因素 | 第29-30页 |
4.4.2 重要支撑因素 | 第30页 |
4.4.3 一般维持因素 | 第30-31页 |
第5章 汝城县农技站科技推广队伍建设的思路及建议 | 第31-36页 |
5.1 农技站科技推广队伍建设的思路 | 第31-32页 |
5.1.1 农技站科技推广队伍的建设目标 | 第31页 |
5.1.2 农技站科技推广队伍的建设原则 | 第31-32页 |
5.1.3 农技站科技推广队伍的建设思路方案 | 第32页 |
5.2 农技站科技推广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32-36页 |
5.2.1 外部环境层面:加大财政支持和政策倾斜力度 | 第32-33页 |
5.2.2 内部管理层面:建立健全队伍管理机制 | 第33-35页 |
5.2.3 主观认知层面:实现自我提升 | 第35-3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附录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