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工程施工论文--各种工程、工种论文--一般混凝土及加筋混凝土工程论文

基于冲击弹性波的表面波法评价水工混凝土质量状况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3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5-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0页
        1.2.1 单临空面混凝土质量评价方法第17-19页
        1.2.2 胶凝砂砾石筑坝质量评价第19页
        1.2.3 表面波法数据处理软件进展第19-20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0-23页
        1.3.1 研究内容第20-22页
        1.3.2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冲击弹性波基本原理第23-78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基本振动原理第23-32页
        2.2.1 简谐振动第23-29页
        2.2.2 强制振动第29-32页
    2.3 基本波动理论第32-35页
        2.3.1 波的基本四要素第32-33页
        2.3.2 波的分类第33-35页
    2.4 弹性波基本理论第35-50页
        2.4.1 冲击弹性波第35-48页
        2.4.2 弹性波的其它特性及类型第48-50页
    2.5 半无限空间中表面波的频散特性第50-54页
        2.5.1 半无限弹性体中波动方程及其基本解第50-51页
        2.5.2 二维问题的一般解第51页
        2.5.3 二维弹性体中的P波、SV波和SH波第51-53页
        2.5.4 半无限体中瑞利波的相位速度第53-54页
    2.6 有限厚弹性体中表面波的特性第54-58页
        2.6.1 层状弹性体中弹性波的特征方程第54-57页
        2.6.2 单一面层内的表面波第57-58页
    2.7 表面波检测的应用范围第58-59页
    2.8 表面波基本理论第59-60页
    2.9 表面波频散曲线第60-68页
        2.9.1 基本概念第60-61页
        2.9.2 稳态表面波检测第61-64页
        2.9.3 瞬态表面波检测第64-65页
        2.9.4 R波的穿透深度第65-68页
    2.10 傅里叶变换基本概念第68-71页
        2.10.1 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第68-69页
        2.10.2 非周期函数的傅里叶变换第69-71页
    2.11 瞬态表面波分析方法第71-77页
        2.11.1 SASW法第71-76页
        2.11.2 F-K方法第76-77页
    2.12 要点第77-78页
第三章 表面波法数值模拟与软件研发第78-111页
    3.1 引言第78页
    3.2 SASW方法模拟研究第78-83页
        3.2.1 模型简介第78-79页
        3.2.2 计算参数第79-80页
        3.2.3 不同介质模型频散曲线变换规律第80-81页
        3.2.4 传感器不同道间距敏感性分析第81-83页
        3.2.5 接触时间敏感性分析第83页
    3.3 SASW-MASW-FK表面波法分析软件开发第83-106页
        3.3.1 程序编制背景第83-84页
        3.3.2 编制原理第84-87页
        3.3.3 适用范围第87页
        3.3.4 分析模块组成第87-88页
        3.3.5 SASW模块第88-96页
        3.3.6 MASW模块第96-102页
        3.3.7 F-K模块第102-106页
    3.4 F-K方法模拟验证第106-109页
        3.4.1 理想振动曲线F-K图像第107-109页
        3.4.2 受干扰振动曲线F-K图像第109页
    3.5 小结第109-111页
第四章 输水隧洞衬砌质量评价研究第111-129页
    4.1 引言第111页
    4.2 工程概况第111页
    4.3 SASW方法检测布置第111-112页
    4.4 R波速度和混凝土强度之间相关性分析第112-115页
    4.5 输水隧洞衬砌的SASW法检测分析第115-128页
    4.6 小结第128-129页
第五章 抽水蓄能电站混凝土防渗面板劣化研究第129-150页
    5.1 引言第129页
    5.2 工程概况第129页
    5.3 测区布设第129-131页
    5.4 测试结果第131-149页
    5.5 小结第149-150页
第六章 混凝土坝内部质量评估方法研究第150-168页
    6.1 引言第150页
    6.2 研究目的第150-152页
    6.3 取芯检测评价混凝土性能第152-155页
        6.3.1 常态混凝土强度评定第152-153页
        6.3.2 碾压混凝土强度评定第153-155页
    6.4 表面波法评价混凝土性能第155-167页
        6.4.1 测区分布第155-156页
        6.4.2 SASW检测结果第156-167页
    6.5 小结第167-168页
第七章 胶凝砂砾石筑坝施工质量评价第168-197页
    7.1 引言第168页
    7.2 胶凝砂砾石质量检测系统搭建第168-170页
        7.2.1 硬件组网第168-169页
        7.2.2 软件功能第169-170页
    7.3 表面波检测CSG碾压密实度软件开发第170-190页
        7.3.1 编程原理第170-171页
        7.3.2 检测布置和数据文件第171-172页
        7.3.3 软件说明第172-190页
    7.4 胶凝砂砾石质量评价动力响应模型分析第190-193页
    7.5 碾压密实度试验研究第193-195页
    7.6 小结第195-197页
结论与展望第197-200页
    结论第197-198页
    创新点第198页
    展望第198-200页
参考文献第200-20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206-209页
致谢第209-210页

论文共2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冲积河流水系连通性机理与预测评价模型
下一篇: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