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7页 |
(一)延安时期 | 第12页 |
(二)延安时期知识分子 | 第12-15页 |
(三)理想信念教育 | 第15-17页 |
二、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理想信念教育的背景 | 第17-21页 |
(一)知识分子社会背景的状况 | 第17-19页 |
(二)知识分子理想信念的状况 | 第19-21页 |
三、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 第21-25页 |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 | 第21-22页 |
(二)爱国主义教育 | 第22-23页 |
(三)共产主义教育 | 第23-24页 |
(四)国情教育 | 第24-25页 |
四、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 第25-31页 |
(一)理论教育 | 第26-29页 |
(二)实践锻炼 | 第29-31页 |
五、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 | 第31-35页 |
(一)使知识分子成长为合格的革命人才 | 第31-32页 |
(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 第32-33页 |
(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条件 | 第33-34页 |
(四)促进了根据地民主政治的建设 | 第34-35页 |
六、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 | 第35-41页 |
(一)理想信念教育是知识分子成长成才的政治保证 | 第35-36页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知识分子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学指南 | 第36-37页 |
(三)与工农相结合是知识分子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路径 | 第37-39页 |
(四)理论与实践结合是知识分子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方法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