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kering乳滴限域酶催化反应
中文摘要 | 第12-14页 |
ABSTRACT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28页 |
1.1 引言 | 第16页 |
1.2 Pickering乳液 | 第16-18页 |
1.2.1 Pickering乳液简介 | 第16-17页 |
1.2.2 Pickering液-液体系催化 | 第17-18页 |
1.3 酶的固定化 | 第18-19页 |
1.3.1 酶的结构 | 第18-19页 |
1.3.2 酶的固定化 | 第19页 |
1.3.3 Pickering乳液固载酶 | 第19页 |
1.4 Pickering乳液为模板制备微胶囊 | 第19-25页 |
1.4.1 微胶囊简介 | 第19-20页 |
1.4.2 Pickering乳液模板法 | 第20-21页 |
1.4.3 微胶囊表面固体颗粒的固定 | 第21-25页 |
1.4.3.1 化学交联法 | 第21-22页 |
1.4.3.2 物理凝聚法 | 第22-23页 |
1.4.3.3 静电沉积法 | 第23-24页 |
1.4.3.4 自粘法 | 第24页 |
1.4.3.5 聚合法 | 第24-25页 |
1.5 立题依据 | 第25-28页 |
第二章 Pickering乳液固载酶催化合成酯 | 第28-36页 |
2.1 引言 | 第28-29页 |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9-30页 |
2.2.1 主要试剂 | 第29-30页 |
2.2.2 主要仪器 | 第30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30-31页 |
2.3.1 乳化剂的制备 | 第30页 |
2.3.3 PCL水溶液的制备 | 第30页 |
2.3.4 酶催化活性的测定 | 第30-31页 |
2.3.5 循环反应 | 第31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1-35页 |
2.4.1 催化性能评价 | 第31-32页 |
2.4.2 乳滴大小对催化效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2.4.3 循环性能表征 | 第33-34页 |
2.4.4 底物拓展 | 第34-35页 |
2.5 结论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 第36-50页 |
3.1 引言 | 第36-37页 |
3.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7页 |
3.2.1 主要试剂 | 第37页 |
3.2.2 主要仪器 | 第37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37-38页 |
3.3.1 微胶囊的制备 | 第37-38页 |
3.3.2 微胶囊尺寸调控 | 第38页 |
3.3.3 微胶囊渗透性调控 | 第38页 |
3.3.4 FITC-微胶囊 | 第38页 |
3.3.5 微胶囊渗透性性能实验 | 第38页 |
3.3.5.1 渗入实验 | 第38页 |
3.3.5.2 渗出实验 | 第38页 |
3.4 表征方法 | 第38-39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39-48页 |
3.5.1 改性二氧化硅的形貌与表征 | 第39页 |
3.5.2 改性二氧化硅的接触角测定 | 第39-40页 |
3.5.3 Pickering乳液 | 第40-41页 |
3.5.4 TG表征 | 第41页 |
3.5.5 微胶囊N2吸附表征 | 第41-42页 |
3.5.6 微胶囊的调控 | 第42-43页 |
3.5.6.1 尺寸的调控 | 第42-43页 |
3.5.6.2 交联度的调控 | 第43页 |
3.5.7 微胶囊的性能测试 | 第43-48页 |
3.5.7.1 渗透性 | 第43-45页 |
3.5.7.2 耐压实验 | 第45-47页 |
3.5.7.3 耐高温实验 | 第47页 |
3.5.7.4 耐极性溶剂表征 | 第47-48页 |
3.6 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微胶囊用于连续流动酶催化 | 第50-56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50-51页 |
4.2.1 主要试剂 | 第50页 |
4.2.2 主要仪器 | 第50-51页 |
4.3 实验部分 | 第51-52页 |
4.3.1 CALB酶水溶液的制备 | 第51页 |
4.3.2 CALB-微胶囊的制备 | 第51页 |
4.3.3 连续流动反应过程 | 第51-52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2-55页 |
4.4.1 连续流动反应体系 | 第52页 |
4.4.2 微胶囊连续流动方法用于酯交换反应体系 | 第52-53页 |
4.4.3 微胶囊连续流动方法和间歇式的比较 | 第53-54页 |
4.4.4 间歇式反应选择性 | 第54-55页 |
4.5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56-57页 |
5.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