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气田单质硫对缓蚀剂防腐效果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9页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7页 |
1.2.1 高含硫气田腐蚀研究现状 | 第7-8页 |
1.2.2 元素硫沉积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3 硫腐蚀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4 缓蚀剂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5 缓蚀剂评价方法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2章 气井井筒流场数值模拟 | 第19-29页 |
2.1 油气井管柱受多相流冲刷的数值模拟 | 第19-24页 |
2.1.1 数学模型描述 | 第19-21页 |
2.1.2 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21页 |
2.1.3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设定 | 第21-22页 |
2.1.4 模拟结果分析 | 第22-24页 |
2.2 高温高压多相流腐蚀试验装置流场数值模拟 | 第24-28页 |
2.2.1 物理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 第24-26页 |
2.2.2 计算模型建立与边界条件设定 | 第26页 |
2.2.3 模拟结果分析 | 第26-28页 |
2.3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含单质硫条件下缓蚀剂高温高压釜实验评价 | 第29-53页 |
3.1 实验方法 | 第29-35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3.1.2 实验设备 | 第30-32页 |
3.1.3 实验步骤 | 第32-34页 |
3.1.4 实验内容 | 第34-35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35-46页 |
3.2.1 硫存在形式对钢材腐蚀影响 | 第35-38页 |
3.2.2 单质硫加量对缓蚀剂防腐效果影响 | 第38-40页 |
3.2.3 腐蚀时间对缓蚀剂防腐效果的影响 | 第40-43页 |
3.2.4 壁面剪切力对腐蚀的影响 | 第43-46页 |
3.3 分析与讨论 | 第46-49页 |
3.3.1 硫腐蚀进程 | 第46-47页 |
3.3.2 高温下硫腐蚀机理 | 第47-48页 |
3.3.3 壁面剪切力对缓蚀剂防腐效果影响 | 第48-49页 |
3.4 腐蚀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49-52页 |
3.5 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含单质硫条件下缓蚀剂缓蚀效果电化学测试 | 第53-64页 |
4.1 电化学测试 | 第53-55页 |
4.1.1 测试原理 | 第53-54页 |
4.1.2 电极制备 | 第54页 |
4.1.3 测试设备 | 第54-55页 |
4.2 试验方案 | 第55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5-63页 |
4.3.1 元素硫存在方式对腐蚀的影响 | 第55-57页 |
4.3.2 元素硫加量对腐蚀的影响 | 第57-59页 |
4.3.3 缓蚀剂预膜电化学测试 | 第59-61页 |
4.3.4 缓蚀剂浓度对硫腐蚀的影响 | 第61-63页 |
4.4 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