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2-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泡沫病毒概述 | 第14-19页 |
1.1.1 泡沫病毒的分类、宿主及形态特征 | 第14-15页 |
1.1.2 泡沫病毒基因组结构及基因表达调控 | 第15-16页 |
1.1.3 泡沫病毒的复制 | 第16-18页 |
1.1.4 泡沫病毒载体 | 第18页 |
1.1.5 泡沫病毒与宿主细胞 | 第18-19页 |
1.2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1.2.1 酵母双杂交技术的原理及其优缺点 | 第19-21页 |
1.2.2 免疫共沉淀技术的原理及其优缺点 | 第21页 |
1.2.3 其他常用的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技术方法 | 第21-22页 |
1.3 SETDB1蛋白和ZNF350蛋白相关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1.3.1 SETDB1蛋白相关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3.2 ZNF350蛋白相关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4-26页 |
第2章 酵母双杂交筛选与泡沫病毒Bet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 | 第26-54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26-33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6-32页 |
2.1.2 仪器设备 | 第32-33页 |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33-44页 |
2.2.1 诱饵蛋白Bet表达载体pGBKT7-Bet的构建 | 第33-36页 |
2.2.2 诱饵蛋白Bet表达载体转化至酵母Y2HGold | 第36-38页 |
2.2.3 Western blot检测诱饵蛋白Bet在酵母体内的表达 | 第38-40页 |
2.2.4 酵母双杂交对照实验 | 第40页 |
2.2.5 诱饵蛋白Bet的自激活检测和毒性检测 | 第40-41页 |
2.2.6 酵母双杂交筛选 | 第41-42页 |
2.2.7 提取候选阳性克隆质粒并测序 | 第42-43页 |
2.2.8 对阳性克隆进行回转验证 | 第43-44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44-52页 |
2.3.1 诱饵蛋白表达载体pGBKT7-Bet的构建结果 | 第44-47页 |
2.3.2 Western blot检测Bet蛋白在酵母体内的表达 | 第47-48页 |
2.3.3 酵母双杂交对照实验结果 | 第48页 |
2.3.4 诱饵蛋白Bet的自激活检测和毒性检测 | 第48-49页 |
2.3.5 酵母双杂交筛选结果 | 第49-50页 |
2.3.6 阳性克隆质粒提取及测序结果 | 第50-52页 |
2.3.7 阳性克隆回转验证结果 | 第52页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52-54页 |
第3章 SETDB1与Bet体内相互作用初探 | 第54-66页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54-56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54-56页 |
3.1.2 仪器设备 | 第56页 |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56-61页 |
3.2.1 质粒DNA的制备 | 第56-57页 |
3.2.2 细胞的复苏、传代及冻存 | 第57页 |
3.2.3 Western blot检测SETDB1蛋白在293T细胞系中过表达情况 | 第57-58页 |
3.2.4 免疫共沉淀验证SETDB1与Bet相互作用 | 第58-60页 |
3.2.5 用指示细胞系测定SETDB1对FV复制的影响 | 第60-61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61-64页 |
3.3.1 质粒DNA的制备 | 第61页 |
3.3.2 SETDB1蛋白过表达检测结果 | 第61-62页 |
3.3.3 SETDB1与Bet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 | 第62-63页 |
3.3.4 SETDB1对FV复制影响的测定结果 | 第63-64页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64-66页 |
第4章 ZNF350与Bet体内相互作用初探 | 第66-74页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66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66页 |
4.1.2 仪器设备 | 第66页 |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66-68页 |
4.2.1 质粒DNA的制备 | 第66-67页 |
4.2.2 细胞的复苏、传代及冻存 | 第67页 |
4.2.3 Western blot检测ZNF350蛋白在293T细胞系中过表达情况 | 第67-68页 |
4.2.4 免疫共沉淀验证ZNF350与Bet相互作用 | 第68页 |
4.2.5 用指示细胞系测定SETDB1对FV复制的影响 | 第68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68-71页 |
4.3.1 ZNF350蛋白表达载体的提取及鉴定 | 第68-69页 |
4.3.2 ZNF350蛋白过表达检测结果 | 第69-70页 |
4.3.4 ZNF350与Bet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 | 第70-71页 |
4.3.5 ZNF350对FV复制影响的测定结果 | 第71页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71-74页 |
第5章 SETDB1与ZNF350候选siRNA载体的构建 | 第74-80页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74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74页 |
5.1.2 仪器设备 | 第74页 |
5.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74-76页 |
5.2.1 候选siRNA序列在线设计及同源性分析 | 第74-75页 |
5.2.2 单链候选shRNA序列的合成 | 第75页 |
5.2.3 单链shRNA寡核苷酸退火 | 第75页 |
5.2.4 pLsunny载体质粒的提取及酶切 | 第75-76页 |
5.2.5 连接与转化 | 第76页 |
5.2.6 pLsunny-shDNA重组克隆载体的筛选及测序 | 第76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76-78页 |
5.3.1 候选siRNA序列 | 第76-77页 |
5.3.2 pLsunny载体质粒的提取及酶切结果 | 第77-78页 |
5.3.3 pLsunny-shDNA重组克隆载体的筛选及测序结果 | 第78页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78-80页 |
第6章 讨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0页 |
附录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