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5页 |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2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9-12页 |
| 1.2.1 砖瓦布坯码垛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 1.2.2 缓冲区容量配置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3 缓冲区容量配置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 2 砖瓦布坯码垛生产系统分析 | 第15-22页 |
| 2.1 砖瓦布坯码垛系统的工艺分析 | 第15-19页 |
| 2.2 砖瓦布坯码垛系统缓冲区分析 | 第19-20页 |
| 2.2.1 缓冲区的分类 | 第19页 |
| 2.2.2 砖瓦布坯码垛系统缓冲区容量分析 | 第19-20页 |
| 2.3 砖瓦布坯码垛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20-21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3 基于可用度评价的缓冲区模型建立 | 第22-35页 |
| 3.1 砖瓦布坯码垛系统可用度评价 | 第22-24页 |
| 3.2 二级子系统可用度 | 第24-32页 |
| 3.2.1 二级子系统设备状态变化规律 | 第25-26页 |
| 3.2.2 二级子系统缓冲区状态变化规律 | 第26-30页 |
| 3.2.3 二级子系统可用度评价 | 第30-32页 |
| 3.3 砖瓦布坯码垛系统可用度模型 | 第32-34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4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缓冲区容量配置的实现 | 第35-48页 |
| 4.1 遗传算法的概述与分析 | 第35-38页 |
| 4.2 改进遗传算法的设计流程 | 第38-42页 |
| 4.2.1 初始化种群 | 第39页 |
| 4.2.2 个体评价 | 第39-40页 |
| 4.2.3 种群进化 | 第40-42页 |
| 4.2.4 终止检验 | 第42页 |
| 4.3 改进遗传算法算子设计 | 第42-45页 |
| 4.4 砖瓦布坯码垛系统缓冲区容量配置 | 第45-46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5 基于Witness的砖瓦布坯码垛系统仿真与分析 | 第48-59页 |
| 5.1 Witness仿真软件简介 | 第48-49页 |
| 5.2 砖瓦布坯码垛系统模块描述 | 第49页 |
| 5.3 砖瓦布坯码垛系统仿真模型设计 | 第49-57页 |
| 5.3.1 系统模型元素定义 | 第50页 |
| 5.3.2 模型可视化设置 | 第50-51页 |
| 5.3.3 逻辑关系设计 | 第51-57页 |
| 5.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 6.1 总结 | 第59页 |
| 6.2 展望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附录 | 第65页 |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目录 | 第65页 |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