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三、本文的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一、有效教学的定义 | 第12-13页 |
(一) 国外学者对有效教学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二) 国内学者对有效教学概念的界定 | 第13页 |
二、国内外有效教学的研究 | 第13-17页 |
第三章 理论依据 | 第17-22页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第17-19页 |
(一) 关于学习的含义 | 第17-18页 |
(二) 关于学习的方法 | 第18-19页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第19-22页 |
(一) 简单介绍 | 第19页 |
(二) 详细介绍 | 第19-22页 |
第四章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一、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教学 | 第22页 |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 | 第22-23页 |
三、师生课堂教学零互动,没交流,课堂死水一潭 | 第23页 |
四、应试式教学,搞题海战术 | 第23-24页 |
第五章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 第24-37页 |
一、加强学习,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 | 第24-25页 |
(一) 学科专业知识 | 第24页 |
(二) 理论专业知识 | 第24-25页 |
二、加强培训,提升现代化教学能力 | 第25-26页 |
(一) 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 第25页 |
(二) 合理运用现代化技术 | 第25-26页 |
(三) 有效的反思能力 | 第26页 |
三、有效的课前准备策略备课 | 第26-28页 |
(一) 备学生 | 第26-27页 |
(二) 备内容 | 第27页 |
(三) 备策略 | 第27-28页 |
四、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 | 第28-30页 |
(一) 有效的课堂时间 | 第28-29页 |
(二) 有效的课堂提问 | 第29-30页 |
(三) 有效的课堂纪律 | 第30页 |
五、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实施情境化教学,鼓励和引导合作学习 | 第30-33页 |
(一) 情境化教学法 | 第31页 |
(二) 合作学习 | 第31-32页 |
(三) 情境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第32-33页 |
六、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开展分层次教学 | 第33-34页 |
(一) 学生的分层编组 | 第33页 |
(二) 目标分层 | 第33-34页 |
(三) 分层实施 | 第34页 |
七、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实施学生学习结果的形成性评价 | 第34-37页 |
(一) 学生学业评价的现状分析 | 第34-35页 |
(二) 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 第35页 |
(三)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意义 | 第35页 |
(四) 形成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第35-37页 |
第六章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 | 第37-44页 |
一、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实验研究方案 | 第37-38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37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37页 |
(三) 研究工具 | 第37-38页 |
(四) 研究假设 | 第38页 |
(五) 研究过程 | 第38页 |
二、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44页 |
(一) 实验结果 | 第38-40页 |
(二)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三) 实验结论 | 第42-43页 |
(四) 对本研究的反思 | 第43-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