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拟南芥AKR2A基因转化棉花对棉籽油组分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BASTRACT第6-7页
1 前言第12-23页
    1.1 棉花概述第12-13页
        1.1.1 棉花简介第12页
        1.1.2 棉花产业背景第12页
        1.1.3 棉花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 分子伴侣AKR2A研究第13-15页
        1.2.1 分子伴侣的基本概念第13-14页
        1.2.2 AKR2A的基本概念第14-15页
    1.3 KCS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1.4 脂肪酸第16-19页
        1.4.1 脂肪酸的分类第17页
        1.4.2 脂肪酸的合成第17-18页
        1.4.3 脂肪酸的重要性第18-19页
        1.4.4 超长链脂肪酸第19页
    1.5 荧光定量PCR第19-20页
        1.5.1 实时荧光定量PCR原理第19页
        1.5.2 荧光阈值、Ct值第19页
        1.5.3 荧光探针和荧光染料第19-20页
        1.5.4 数据分析第20页
    1.6 气相色谱第20-21页
        1.6.1 气相色谱法原理第20页
        1.6.2 气相色谱构成第20-21页
        1.6.3 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第21页
        1.6.4 气相色谱应用第21页
    1.7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1-23页
        1.7.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1-22页
        1.7.2 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3-40页
    2.1 试验材料第23-27页
        2.1.1 植物材料第23页
        2.1.2 质粒和菌种第23页
        2.1.3 主要实验耗材与仪器设备第23-24页
        2.1.4 实验试剂第24-25页
        2.1.5 溶液与培养基配制第25-26页
        2.1.6 引物合成第26-27页
    2.2 棉花再生植株获得第27-29页
        2.2.1 种子预处理制备第27页
        2.2.2 无菌苗制备第27-28页
        2.2.3 农杆菌制备第28页
        2.2.4 农杆菌浸染转化和共培养第28页
        2.2.5 抗性愈伤组织的筛选第28页
        2.2.6 愈伤组织的增殖和分化第28页
        2.2.7 胚胎发芽第28页
        2.2.8 获得植株第28-29页
    2.3 棉花转基因植株鉴定第29-33页
        2.3.1 基因组DNA提取第29页
        2.3.2 PCR鉴定第29-30页
        2.3.3 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鉴定第30-32页
        2.3.4 Western blot鉴定第32-33页
    2.4 转基因棉花表型调查第33页
        2.4.1 棉籽和棉纤维产量的测定第33页
        2.4.2 不同发育时期棉纤维长度的测定第33页
    2.5 油脂含量和脂肪酸组分分析第33-34页
        2.5.1 总含油量第33-34页
        2.5.2 气相色谱分析第34页
    2.6 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第34-35页
        2.6.1 拟南芥总RNA提取第34页
        2.6.2 棉花种子RNA提取第34页
        2.6.3 cDNA合成第34页
        2.6.4 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第34-35页
    2.7 AKR2A互作蛋白筛选第35-38页
        2.7.1 重组质粒构建第35-36页
        2.7.2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第36页
        2.7.3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第36页
        2.7.4 重组质粒的鉴定与提取第36页
        2.7.5 大肠杆菌质粒提取第36-37页
        2.7.6 酵母感受态细胞制备第37页
        2.7.7 酵母感受态细胞转化第37-38页
        2.7.8 阳性酵母菌落质粒提取第38页
        2.7.9 测序、比对第38页
        2.7.10 互作区域验证第38页
    2.8 免疫共沉淀第38-39页
    2.9 拟南芥栽培方法第39-40页
        2.9.1 种子消毒第39页
        2.9.2 播种第39页
        2.9.3 春化第39页
        2.9.4 移栽、培养第39-40页
3 结果与讨论第40-54页
    3.1 棉花再生植株获得第40页
    3.2 棉花转基因植株鉴定第40-42页
        3.2.1 PCR鉴定第40-41页
        3.2.2 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第41-42页
        3.2.3 Western blot鉴定第42页
    3.3 转基因棉花脂肪酸分析第42-45页
        3.3.1 转基因棉花种子含油量分析第42-43页
        3.3.2 转基因棉花种子脂肪酸分析第43-45页
    3.4 转基因棉花种子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第45-48页
    3.5 转基因棉花农艺性状分析第48-49页
        3.5.1 转基因棉花产量分析第48页
        3.5.2 不同棉纤维发育阶段的纤维长度差异分析第48-49页
    3.6 与AKR2A互作蛋白的筛选结果第49页
    3.7 AKR2A与KCS1的互作关系第49-51页
    3.8 转基因拟南芥KCS家族基因表达分析第51-52页
        3.8.1 AKR2A、KCS1单基因过表达和双基因过表达植株第51页
        3.8.2 AKR2A正调控KCS家族基因的表达第51-52页
    3.9 转基因拟南芥种子油脂含量分析第52-53页
    3.10 转基因拟南芥种子脂肪酸组分分析第53-54页
4 结论第54-56页
    4.1 全文总结第54页
    4.2 论文的创新点第54-55页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55-56页
5 展望第56-58页
6 参考文献第58-65页
7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5-66页
8 致谢第66-67页
附录第67-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导加速度计磁串扰交叉耦合效应研究
下一篇:无资料小流域山洪预报方法研究及系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