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各项工程论文--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工程论文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高性能混凝土配制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第10-12页
        1.1.1 项目工程背景第10页
        1.1.2 项目研究目的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分析第12-15页
        1.2.1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第12页
        1.2.2 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第12-13页
        1.2.3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存在的问题第13-14页
        1.2.4 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及裂缝控制技术措施第14-15页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18页
        1.3.1 研究目标第15页
        1.3.2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6-17页
        1.3.4 拟采取的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二章 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与试验方法第18-26页
    2.1 前言第18页
    2.2 试验原材料性能指标第18-22页
    2.3 试验方法第22-26页
        2.3.1 混凝土基本性能试验第22-23页
        2.3.2 混凝土热物理学性能试验第23页
        2.3.3 硬化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第23-24页
        2.3.4 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试验第24页
        2.3.5 混凝土长期体积稳定性试验第24-26页
第三章 主墩大体积承台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温控防裂第26-47页
    3.1 工程概况与施工重难点第26-27页
        3.1.1 工程概况第26页
        3.1.2 施工重难点第26-27页
    3.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性能试验第27-33页
        3.2.1 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第27页
        3.2.2 配合比优化设计及基本性能试验结果第27-28页
        3.2.3 不同胶凝材料体系对水化热影响第28-30页
        3.2.4 绝热温升试验第30-31页
        3.2.5 耐久性试验第31-32页
        3.2.6 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第32-33页
    3.3 C40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温控计算第33-42页
        3.3.1 模型参数第33页
        3.3.2 边界条件第33-35页
        3.3.3 控裂安全系数取值第35页
        3.3.4 不同工况条件的温控计算第35-40页
        3.3.5 温控标准第40页
        3.3.6 温控措施第40-42页
    3.4 温控监测结果分析第42-46页
        3.4.1 一级承台第42-44页
        3.4.2 二级承台第44-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主塔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防裂技术研究第47-60页
    4.1 工程概况与施工重难点第47-48页
        4.1.1 工程概况第47页
        4.1.2 施工重难点第47-48页
    4.2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与性能试验第48-52页
        4.2.1 配合比设计思路第48页
        4.2.2 配合比设计指标第48-49页
        4.2.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基本性能第49-50页
        4.2.4 混凝土绝热温升第50页
        4.2.5 混凝土耐久性第50-52页
    4.3 塔柱根部实心段温控仿真计算及分析第52-57页
        4.3.1 模型参数第52页
        4.3.2 边界条件第52-53页
        4.3.3 控裂安全系数取值第53-54页
        4.3.4 仿真计算结果第54-55页
        4.3.5 温控标准第55-56页
        4.3.6 温控措施第56-57页
    4.4 温控监测结果分析第57-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边跨宽幅预应力箱梁C55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研究第60-77页
    5.1 工程概况与施工重难点第60-61页
        5.1.1 工程概况第60页
        5.1.2 施工重难点第60-61页
    5.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指标与思路第61-63页
        5.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指标第61-62页
        5.2.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第62-63页
    5.3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与基本性能第63-66页
        5.3.1 胶凝材料体系的优化第63-65页
        5.3.2 初步优选配合比综合物理性能第65-66页
    5.4 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第66-68页
        5.4.1 混凝土绝热温升第66-67页
        5.4.2 混凝土早期开裂试验第67-68页
    5.5 混凝土长期体积稳定性研究第68-71页
        5.5.1 混凝土干燥收缩第68-69页
        5.5.2 混凝土徐变第69-71页
    5.6 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第71-73页
        5.6.1 抗氯离子渗透性和抗碳化性能第71页
        5.6.2 抗硫酸盐侵蚀第71-73页
        5.6.3 抗冻性能第73页
    5.7 施工质量控制第73-75页
        5.7.1 浇筑质量控制第73-74页
        5.7.2 养护与拆模第74-75页
    5.8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第77-80页
    6.1 结论第77-79页
    6.2 创新点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附录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TM32的微电网光伏逆变器的设计
下一篇:低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