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1 吉林省西部草地信息提取 | 第12页 |
1.3.2 吉林省西部草地信息制图与空间分析 | 第12-13页 |
1.3.3 吉林省西部草地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 第13页 |
1.3.4 吉林省西部草地预测模型研究 | 第13页 |
1.4 研究理论与技术路线 | 第13-18页 |
1.4.1 研究理论方法 | 第13-17页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17-18页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 第18-28页 |
2.1 吉林省西部研究区概况 | 第18-24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8页 |
2.1.2 气象与水文 | 第18-21页 |
2.1.3 地质与地貌 | 第21-23页 |
2.1.4 土壤与植被 | 第23-24页 |
2.1.5 人与社会经济 | 第24页 |
2.2 基础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第24-28页 |
2.2.1 遥感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第24-27页 |
2.2.2 野外数据收集 | 第27-28页 |
3 吉林省西部遥感影像信息提取分类 | 第28-48页 |
3.1 非监督分类方法 | 第30-35页 |
3.1.1 K-means算法 | 第30-31页 |
3.1.2 IsoData算法 | 第31-33页 |
3.1.3 IsoData与K-means算法分类及结果分析 | 第33-35页 |
3.2 监督分类方法 | 第35-36页 |
3.3 基于面向对象的草地分类方法 | 第36-39页 |
3.3.1 研究区遥感数据预处理 | 第36页 |
3.3.2 草地覆盖分类体系与解译标志 | 第36-38页 |
3.3.3 草地分类特征提取 | 第38-39页 |
3.4 草地信息分类提取 | 第39-45页 |
3.4.1 影像分割优选 | 第39-42页 |
3.4.2 基于规则集分类 | 第42-45页 |
3.5 分类结果精度评价与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3.5.1 分类精度评价 | 第45-47页 |
3.5.2 分类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7-48页 |
4 吉林省西部草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 第48-59页 |
4.1 吉林省西部草地的动态变化 | 第48-52页 |
4.1.1 吉林省西部1990至2015年草地空间分布 | 第48-50页 |
4.1.2 吉林省西部1990至2015年土地覆盖变化分析 | 第50-52页 |
4.2 环境气候因素 | 第52-54页 |
4.3 人类社会因素 | 第54-59页 |
5 吉林省西部草地预测分析 | 第59-65页 |
5.1 基于马尔可夫链模型预测吉林西部草地 | 第59-60页 |
5.1.1 马尔可夫模型过程 | 第59页 |
5.1.2 预测结果分析及精度 | 第59-60页 |
5.2 基于NDVI结合ARMA模型预测大安市草地 | 第60-65页 |
5.2.1 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过程 | 第61-63页 |
5.2.2 时间序列模型预测 | 第63-6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结论 | 第65-66页 |
6.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A Matlab实现代码 | 第71-74页 |
作者简历 | 第74-7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