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价值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价值 | 第13-14页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问题 | 第14-15页 |
1.2.2 农村金融体系问题 | 第15-16页 |
1.2.3 金融扶贫模式问题 | 第16页 |
1.2.4 农村金融服务问题 | 第16-17页 |
1.2.5 创新金融扶贫机制问题 | 第17页 |
1.2.6 金融扶贫发展趋势问题 | 第17-18页 |
1.2.7 文献述评 | 第18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 论文的重点和创新点 | 第20-22页 |
1.4.1 本文的重点 | 第20-21页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 第22-27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2-23页 |
2.1.1 金融扶贫 | 第22页 |
2.1.2 股份合作 | 第22-23页 |
2.2 相关理论分析 | 第23-27页 |
2.2.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第23-25页 |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第25-26页 |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第26页 |
2.2.4 简要评述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河北省涞水县金融扶贫“股份合作+”模式及成效 | 第27-38页 |
3.1 实践背景 | 第27-30页 |
3.1.1 河北省贫困现状 | 第27-28页 |
3.1.2 涞水县贫困现状 | 第28-30页 |
3.2 涞水县金融扶贫“股份合作+”模式分析 | 第30-36页 |
3.2.1 入股模式 | 第30-32页 |
3.2.2 分红模式 | 第32-33页 |
3.2.3 融资担保 | 第33-34页 |
3.2.4 风险防控 | 第34页 |
3.2.5 政策支持 | 第34-36页 |
3.3 涞水县金融扶贫创新实践模式成效 | 第36-38页 |
3.3.1 涞水县金融扶贫“股份合作+”模式的县内效果 | 第36-37页 |
3.3.2 涞水县金融扶贫“股份合作+”模式的推广效果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涞水县金融扶贫“股份合作+”模式现存的问题 | 第38-42页 |
4.1 受信息不对称问题影响严重 | 第38页 |
4.1.1 受逆向选择影响大 | 第38页 |
4.1.2 金融扶贫项目信用评级低 | 第38页 |
4.1.3 企业资质良莠不齐 | 第38页 |
4.2 金融对扶贫项目的金融服务有待提高 | 第38-40页 |
4.2.1 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39页 |
4.2.2 银行金融服务质量差 | 第39页 |
4.2.3 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 第39-40页 |
4.3 金融扶贫项目专业化不足 | 第40页 |
4.4 金融扶贫政策有待深化 | 第40页 |
4.5 农户金融素质有待提高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完善涞水县金融扶贫模式的对策建议 | 第42-46页 |
5.1 多举措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 第42-43页 |
5.1.1 建立完善信息平台 | 第42页 |
5.1.2 加强企业资质审查 | 第42-43页 |
5.2 提高扶贫项目的金融服务 | 第43-44页 |
5.2.1 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 第43页 |
5.2.2 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 第43页 |
5.2.3 创新金融产品 | 第43-44页 |
5.3 提高项目专业化程度 | 第44页 |
5.4 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 | 第44-45页 |
5.5 提高农户金融素养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