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9页 |
摘要 | 第9-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7页 |
1.1 烟草赤星病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1.1.1 烟草赤星病症状、危害 | 第12-13页 |
1.1.2 烟草赤星病侵染机理 | 第13-14页 |
1.1.3 烟草赤星病致病方式 | 第14-15页 |
1.1.4 烟草赤星病侵染、发生规律 | 第15-16页 |
1.1.5 烟草赤星病抗性遗传规律 | 第16页 |
1.2 植物-病原菌互作过程中的生理响应 | 第16-22页 |
1.2.1 病原菌侵染对植物光合作用活动的影响 | 第17-18页 |
1.2.2 病原菌侵染对植物碳、氮代谢的影响 | 第18-20页 |
1.2.3 病原菌侵染对植物内源激素的影响 | 第20-22页 |
1.3 植物抗病性的生理基础 | 第22-24页 |
1.3.1 植物防御酶 | 第22-23页 |
1.3.2 酚类代谢 | 第23-24页 |
1.4 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在烟草上的应用 | 第24-25页 |
1.5 转录组学在植物-病原菌互作过程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1.6 研究目的、意义 | 第26-27页 |
1.7 主要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1.8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7页 |
第二章 烟草赤星病抗性遗传规律分析 | 第37-46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37-38页 |
2.1.2 试验设计 | 第38页 |
2.1.3 数据分析 | 第38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2.2.1 烟草赤星病抗性遗传规律 | 第38-39页 |
2.2.2 遗传分析模型的选择和验证 | 第39-41页 |
2.2.3 遗传参数估计 | 第41-43页 |
2.3 讨论 | 第43页 |
2.4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第三章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不同抗性品种内源激素的影响 | 第46-56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46-47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46页 |
3.1.2 试验处理 | 第46-47页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47页 |
3.1.4 数据处理 | 第47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0页 |
3.2.1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不同抗性品种aba含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3.2.2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不同抗性品种ga含量的影响 | 第48页 |
3.2.3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不同抗性品种iaa含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3.2.4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不同抗性品种ctk含量的影响 | 第49页 |
3.2.5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不同抗性品种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3.2.6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不同抗性品种ja含量的影响 | 第50页 |
3.3 讨论 | 第50-53页 |
3.4 结论 | 第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第四章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不同抗性品种碳、氮代谢活动的影响 | 第56-72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56-57页 |
4.1.1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 第56-57页 |
4.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第57页 |
4.1.3 数据处理 | 第57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7-64页 |
4.2.1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不同抗性品种氮素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57-59页 |
4.2.2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不同抗性品种氮素代谢产物的影响 | 第59-61页 |
4.2.3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不同抗性品种碳素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61-63页 |
4.2.4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不同抗性品种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第63-64页 |
4.3 讨论 | 第64-68页 |
4.3.1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氮素代谢的影响 | 第64-66页 |
4.3.2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碳素代谢的影响 | 第66-68页 |
4.4 结论 | 第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第五章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不同抗性品种光合作用、psⅡ光化学活性的影响 | 第72-85页 |
5.1 材料和方法 | 第73-74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73页 |
5.1.2 试验处理 | 第73页 |
5.1.3 试验测定指标和方法 | 第73-74页 |
5.1.4 数据处理 | 第74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74-79页 |
5.2.1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不同抗性烟草品种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74-75页 |
5.2.2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不同抗性烟草品种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 | 第75-76页 |
5.2.3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不同抗性烟草品种psⅡ光化学特性的影响 | 第76-79页 |
5.3 讨论 | 第79-82页 |
5.3.1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79-80页 |
5.3.2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光合作用活动的影响 | 第80-81页 |
5.3.3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psⅡ光化学活性的影响 | 第81-82页 |
5.4 结论 | 第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第六章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不同抗性品种酚类代谢的影响 | 第85-97页 |
6.1 材料和方法 | 第85-86页 |
6.1.1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 第85页 |
6.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第85-86页 |
6.1.3 数据分析 | 第86页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86-91页 |
6.2.1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不同抗性烟草品种酚类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86-88页 |
6.2.2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不同抗性烟草品种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88-90页 |
6.2.3 不同抗性烟草品种在烟草赤星病胁迫下的酚类代谢相关性分析 | 第90-91页 |
6.3 讨论 | 第91-94页 |
6.3.1 烟草赤星病抗性和酚类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关系 | 第91-92页 |
6.3.2 烟草赤星病抗性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关系 | 第92-94页 |
6.4 结论 | 第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第七章 烟草赤星病胁迫下不同抗性品种的转录组学分析 | 第97-107页 |
7.1 材料和方法 | 第97-99页 |
7.1.1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 第97-98页 |
7.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98-99页 |
7.2 结果与分析 | 第99-102页 |
7.2.1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不同抗性品种转录因子的影响 | 第99-100页 |
7.2.2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不同抗性品种重叠转录因子的影响 | 第100页 |
7.2.3 不同抗性品种在烟草赤星病胁迫下的转录因子家族分类和部分转录因子 | 第100-102页 |
7.2.4 不同抗性品种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功能分析验证 | 第102页 |
7.3 讨论 | 第102-104页 |
7.4 结论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7页 |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第107-110页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07-109页 |
8.1.1 烟草赤星病抗性遗传规律分析 | 第107页 |
8.1.2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不同抗性品种内源激素的影响 | 第107页 |
8.1.3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不同抗性品种碳、氮代谢活动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8.1.4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不同抗性品种光合作用、psⅡ光化学活性的影响 | 第108页 |
8.1.5 烟草赤星病胁迫对不同抗性品种酚类代谢的影响 | 第108页 |
8.1.6 烟草赤星病胁迫下不同抗性品种的转录组学分析 | 第108-109页 |
8.2 主要创新点 | 第109-110页 |
abstract | 第110-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