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端盖点胶设备研制及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点胶技术概述 | 第11-12页 |
1.2.2 点胶技术分类 | 第12-13页 |
1.2.3 时间—压力型点胶流量模型 | 第13-14页 |
1.2.4 时间—压力型点胶过程控制 | 第14-15页 |
1.3 课题来源 | 第15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全自动点胶设备机械结构设计 | 第17-28页 |
2.1 前言 | 第17页 |
2.2 技术要求 | 第17页 |
2.3 设计思路 | 第17-18页 |
2.4 机械机构设计 | 第18-26页 |
2.4.1 混胶模块设计 | 第18-19页 |
2.4.2 点胶模块设计 | 第19-20页 |
2.4.3 上料盘模块设计 | 第20-22页 |
2.4.3.1 上料盘工件数量及定位设计 | 第20-21页 |
2.4.3.2 上料盘工件定位设计 | 第21-22页 |
2.4.4 输送模块设计 | 第22-26页 |
2.4.4.1 输送模块结构设计 | 第22-23页 |
2.4.4.2 托盘支撑板静力分析 | 第23-24页 |
2.4.4.3 托盘支撑板结构优化 | 第24-26页 |
2.5 全自动点胶设备机械结构整体建模 | 第26页 |
2.6 加工与装配 | 第26-2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时间—压力型点胶系统建模 | 第28-36页 |
3.1 前言 | 第28页 |
3.2 胶体流变特性研究 | 第28-32页 |
3.2.1 时间—压力型点胶流量模型 | 第28-30页 |
3.2.1.1 牛顿流体流变特性 | 第28-29页 |
3.2.1.2 非牛顿流体流变特性 | 第29-30页 |
3.2.2 制造业中胶体的应用及其流变特性 | 第30-32页 |
3.3 点胶系统流体运动建模 | 第32-35页 |
3.3.1 点胶系统胶体流态 | 第32-33页 |
3.3.2 点胶系统胶体运动模型 | 第33-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时间—压力型点胶系统仿真分析 | 第36-47页 |
4.1 前言 | 第36-37页 |
4.1.1 CFD技术简介 | 第36-37页 |
4.1.2 CFX软件简介 | 第37页 |
4.2 三维建模 | 第37-38页 |
4.3 点胶模型网格生成 | 第38-39页 |
4.4 有限元模型前处理 | 第39-40页 |
4.5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第40-46页 |
4.5.1 制造业中胶体的应用及其流变特性 | 第41-43页 |
4.5.2 入口压力对出胶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4.5.3 针头内径对出胶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4.5.4 针头长度对出胶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基于PLC的全自动点胶设备控制系统设计 | 第47-61页 |
5.1 PLC技术简介 | 第47-48页 |
5.1.1 PLC的基本结构 | 第47页 |
5.1.2 S7-200 系列PLC简介 | 第47-48页 |
5.2 全自动点胶设备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48-54页 |
5.2.1 控制系统主要部件选型 | 第48-51页 |
5.2.1.1 PLC选型 | 第48-49页 |
5.2.1.2 伺服电机选型 | 第49-50页 |
5.2.1.3 步进电机选型 | 第50-51页 |
5.2.1.4 触摸屏选型 | 第51页 |
5.2.2 PLC的I/O口分配 | 第51-52页 |
5.2.3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 | 第52-54页 |
5.3 全自动点胶设备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54-57页 |
5.3.1 整体动作流程 | 第54页 |
5.3.2 点胶路径规划 | 第54-55页 |
5.3.3 点胶动作程序设计 | 第55-57页 |
5.4 人机界面设计 | 第57-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1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