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 ·地籍的产生与发展 | 第8页 |
| ·国内外地籍信息系统应用现状 | 第8-9页 |
| ·城乡地籍管理的现状与趋势 | 第9-10页 |
| ·基于“一张图”的地籍管理思想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基于“一张图”思想的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 第13-37页 |
| ·地籍数据质量检查 | 第13-27页 |
| ·数据质量的重要性 | 第13页 |
| ·地籍空间数据质量检查 | 第13-23页 |
| ·点与点的关系 | 第14-15页 |
| ·点与线段的关系 | 第15页 |
| ·点与多边形的关系 | 第15-18页 |
| ·线段与线段的关系 | 第18-21页 |
| ·线段与多边形的关系 | 第21-22页 |
| ·多边形与多边形的关系 | 第22-23页 |
| ·属性数据质量检查 | 第23-24页 |
| ·数据质量综合评价 | 第24-27页 |
| ·空间数据质量评价 | 第24-26页 |
| ·属性数据质量评估 | 第26-27页 |
| ·城乡一体化地籍空间数据的无缝组织和无缝衔接 | 第27-29页 |
| ·数据的无缝组织 | 第27-28页 |
| ·数据的无缝衔接 | 第28-29页 |
| ·地籍数据分层管理 | 第29-30页 |
| ·地籍权属数据在具体业务中的关系研究 | 第30-37页 |
| ·初始登记 | 第31-32页 |
| ·变更登记 | 第32-34页 |
| ·界址不变的变更 | 第32-33页 |
| ·界址变化的变更 | 第33-34页 |
| ·注销登记 | 第34-35页 |
| ·其他登记 | 第35页 |
| ·图属互查 | 第35-36页 |
| ·历史回溯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基于“一张图”思想的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研究 | 第37-47页 |
| ·系统采用的数据库软件 | 第37-38页 |
| ·系统数据库研究对象及其字段设计 | 第38-47页 |
| ·宗地对象 | 第38-40页 |
| ·界址点对象 | 第40-42页 |
| ·界址线对象 | 第42-43页 |
| ·权利人对象 | 第43-44页 |
| ·土地证书对象 | 第44页 |
| ·数据库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 | 第44-47页 |
| 第四章 基于“一张图”思想的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框架研究 | 第47-55页 |
| ·系统采用结构研究 | 第47-49页 |
| ·C/S 结构 | 第47页 |
| ·B/S 结构 | 第47页 |
| ·C/S 结构与B/S 结构的取舍 | 第47-49页 |
| ·基于“一张图”思想的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系统的框架研究 | 第49-55页 |
| ·现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框架 | 第50-51页 |
| ·基于“一张图”思想的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系统的框架 | 第51-55页 |
| ·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 | 第51-52页 |
| ·“一张图”思想的地籍管理 | 第52页 |
| ·基于“一张图”思想的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系统的框架 | 第52-55页 |
| 第五章 基于“一张图”思想的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系统开发研究 | 第55-65页 |
| ·系统开发模型研究 | 第55-56页 |
| ·系统部分功能的开发与实现 | 第56-65页 |
| ·数据质量检查 | 第57-59页 |
| ·界址点编辑功能 | 第59-61页 |
| ·缓冲区分析 | 第61-62页 |
| ·查询 | 第62-63页 |
| ·宗地历史回溯 | 第63-65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5页 |
| ·后续研究展望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附件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