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高层钢框架结构地震损伤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2页
    1.2 地震损伤研究第12-13页
        1.2.1 材料的损伤第12页
        1.2.2 结构的损伤第12-13页
    1.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第13-14页
    1.4 结构弹塑性反应分析第14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地震损伤评价模型第16-25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基于现象的地震损伤评价方法第16-18页
    2.3 单参数地震损伤评价模型第18-19页
    2.4 双参数地震损伤评价模型第19-23页
        2.4.1 基于构件的双参数地震损伤评价模型第19-22页
        2.4.2 基于整体的双参数地震损伤评价模型第22-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3章 高层钢框架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及验证第25-37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有限元分析理论及有限元单元介绍第25-27页
        3.2.1 梁单元及其截面方向第26-27页
        3.2.2 壳单元第27页
    3.3 材料选择第27-31页
        3.3.1 混凝土及其本构关系第27-30页
        3.3.2 钢材本构关系第30-31页
    3.4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1-36页
        3.4.1 计算模型及参数第31-32页
        3.4.2 数值模型建模第32-33页
        3.4.3 有限元模型合理性验证第33-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高层钢框架结构双参数地震损伤评价模型的建立第37-53页
    4.1 引言第37页
    4.2 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第37-40页
        4.2.1 弹塑性分析理论第38页
        4.2.2 地震波的输入选取第38-40页
    4.3 基于构件的双参数损伤评价模型第40-46页
        4.3.1 结构构件参数的确定第41-43页
        4.3.2 基于构件的地震损伤评价模型参数的确定第43-45页
        4.3.3 基于损伤指标的损伤破坏等级的确定第45-46页
    4.4 基于楼层的损伤评价模型第46-47页
    4.5 损伤评价模型合理性验证第47-51页
    4.6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5章 高层钢框架结构地震损伤分析及抗震优化设计第53-64页
    5.1 引言第53页
    5.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第53-54页
    5.3 地震作用下结构损伤分析第54-58页
    5.4 结构加固优化方法第58-63页
    5.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1 结论第64-65页
    2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体型收进钢框架结构抗震耗能分布研究
下一篇:基于CFD数值模拟的超高层钢结构体型收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