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消化系及腹部疾病论文--肠疾病论文--大肠疾病论文--结肠疾病论文

探究结肠息肉患者潜在的肠道菌群标志物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19页
    1. 结直肠癌现状第12-13页
        1.1 结直肠癌的发病情况及研究进展第12页
        1.2 结直肠癌与结肠息肉的关系第12页
        1.3 结直肠癌筛查情况第12-13页
    2. 结肠息肉概述第13-16页
        2.1 结肠息肉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分型第13页
        2.2 结肠息肉可能的相关发病机制第13-14页
        2.3 结肠息肉的检查方法第14-16页
            2.3.1 粪便隐血试验与粪便免疫化学试验第15页
            2.3.2 结肠镜与CT结肠成像技术第15页
            2.3.3 中国结直肠癌筛査情况第15-16页
    3. 肠道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第16-19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9-30页
    1. 研究对象与分组第19页
    2. 纳入和排除标准第19-20页
        2.1 健康人群第19页
        2.2 结肠息肉患者第19-20页
    3. 结肠镜检查第20页
    4. 粪便标本取样及处理第20页
        4.1 取样要求第20页
        4.2 注意事项第20页
    5. 粪便相关微生物总DNA分离、提取与检测第20-22页
        5.1 细菌总DNA分离、提取第20-22页
        5.2 DNA样品检测第22页
    6. 细菌16S rDNA的V4目标片段的扩增、检测和纯化第22-23页
        6.1 细菌16S rDNA的V4目标片段的扩增第22页
        6.2 PCR产物电泳纯化与混样第22-23页
    7. 真菌子ITS2的扩增、检测和纯化第23页
        7.1 真菌18S rRNA的ITS2区扩增第23页
        7.2 PCR产物混样并电泳纯化目的片段第23页
    8. 文库质检与上机测序第23-24页
        8.1 文库检测第23-24页
        8.2 上机测序第24页
    9. 下机数据预处理第24页
        9.1 数据质控第24页
        9.2 数据拆分第24页
    10. 生物信息分析第24-29页
        10.1 Paired_end序列拼接第24-25页
        10.2 Tags去嵌合体序列第25页
        10.3 OTU聚类分析及物种注释第25-26页
        10.4 样品复杂度分析第26-28页
        10.5 样本及物种聚类分析第28页
        10.6 样本间OTU组成相似度分析第28-29页
        10.7 Lefse分析第29页
        10.8 特定物种分类树第29页
    11. ROC曲线分析第29-30页
第三章 结果第30-54页
    1. 结肠息肉患者和健康人群肠道内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比分析第30-41页
        1.1 研究对象的人口数据及临床资料第30-31页
        1.2 数据分析第31-41页
            1.2.1 结肠息肉组和健康对照组样品测序深度分析第31-32页
            1.2.2 结肠息肉组和健康对照组样品多样性分析第32-35页
            1.2.3 结肠息肉组和健康对照组肠道内细菌群落构成的对比分析第35-41页
    2. 结肠息肉患者和健康人群肠道内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比分析第41-50页
        2.1.研究对象的人口学数据及临床资料第41-42页
        2.2 数据分析第42-50页
            2.2.1 结肠息肉组和健康对照组样品测序深度分析第42-43页
            2.2.2 结肠息肉组和健康对照组样品多样性分析第43-45页
            2.2.3 结肠息肉组和健康对照组肠道内真菌群落构成对比分析第45-50页
    3. 结肠息肉患者不同病理类型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比分析第50-51页
    4. 单发性和多发性结肠息肉患者肠道内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对比分析第51-53页
    5.差异菌群的有效性检测第53-54页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第54-57页
附录第57-60页
    附录 1 图表索引第57-59页
    附录 2 缩略语及中英文对照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参蓉合剂抗Aβ25-35致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tau蛋白磷酸化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下一篇:英夫利昔单抗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克罗恩病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