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田水利论文--水源论文

正渗透技术从非常规水源中汲取净水用于农业种植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绪论第14-33页
    1.1 引言第14-15页
    1.2 正渗透技术第15-24页
        1.2.1 正渗透技术简介第15页
        1.2.2 正渗透技术应用第15-18页
        1.2.3 正渗透技术存在的问题第18-24页
    1.3 肥料驱动的正渗透技术第24-30页
        1.3.1 肥料驱动的正渗透技术的优势第25-26页
        1.3.2 肥料驱动正渗透技术研究进展第26-30页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30-33页
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3-38页
    2.1 正渗透装置第33-35页
        2.1.1 正渗透膜组件第33-34页
        2.1.2 正渗透分离系统第34-35页
    2.2 试验材料和仪器第35-36页
        2.2.1 试验试剂第35页
        2.2.2 实验仪器第35-36页
    2.3 试验分析方法第36-37页
        2.3.1 水通量计算第36页
        2.3.2 反盐通量计算第36-37页
        2.3.3 重金属截留率计算第37页
    2.4 膜清洗第37-38页
3 正渗透从微污染水中汲取净水用于农业灌溉第38-57页
    3.1 前言第38页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38-40页
        3.2.1 进料液配制第38-39页
        3.2.2 驱动液选取第39-40页
    3.3 水培材料及种植方法第40-41页
        3.3.1 水培材料第40-41页
        3.3.2 种植方法第41页
    3.4 重金属离子截留性能第41-42页
    3.5 正渗透过程操作参数优化第42-51页
        3.5.1 循环流速对通量、反盐通量的影响第42-46页
        3.5.2 温度对通量、反盐通量的影响第46-47页
        3.5.3 驱动液浓度对通量、反盐通量的影响第47-50页
        3.5.4 进料液中总溶解固体颗粒含量对通量、反盐通量的影响第50-51页
    3.6 膜污染第51-52页
    3.7 水稻、韭菜水培实验结果第52-56页
    3.8 小结第56-57页
4 正渗透从海水&废水中汲取净水用于农业灌溉第57-72页
    4.1 前言第57-58页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58-59页
        4.2.1 进料液配制第58页
        4.2.2 驱动液选取第58页
        4.2.3 水培材料及种植方法第58-59页
        4.2.4 种植方法第59页
    4.3 正渗透过程操作参数优化第59-67页
        4.3.1 错流、并流对通量、反盐通量的影响第59-61页
        4.3.2 温度对通量、反盐通量的影响第61-63页
        4.3.3 流速对通量、反盐通量的影响第63-64页
        4.3.4 驱动液浓度对通量、反盐通量的影响第64-66页
        4.3.5 操作模式(FO/PRO)对通量、反盐通量的影响第66-67页
    4.4 水稻、棉花水培实验结果第67-71页
    4.5 小结第71-72页
5 总结与展望第72-75页
    5.1 总结第72-73页
    5.2 主要创新点第73页
    5.3 不足与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作品《遇·徽》系列的创作笔记
下一篇:中药治疗银屑病的古今文献用药规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