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公序良俗原则的具体化研究
| 内容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一、公序良俗原则的理论基础 | 第10-16页 |
| (一)公序良俗原则的含义 | 第10-13页 |
| (二)公序良俗原则的特征 | 第13-14页 |
| (三)公序良俗原则的功能 | 第14-16页 |
| 二、公序良俗原则的立法例及类型化比较研究 | 第16-24页 |
| (一)法国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则 | 第16-18页 |
| (二)德国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则 | 第18-21页 |
| (三)日本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则 | 第21-22页 |
| (四)我国台湾地区的公序良俗原则 | 第22-24页 |
| 三、我国公序良俗原则立法例及其主要学说 | 第24-29页 |
| (一)立法例 | 第24-25页 |
| (二)我国学者的类型化研究 | 第25-29页 |
| 四、我国公序良俗类型化的实证分析 | 第29-44页 |
| (一)危害国家公序的行为 | 第29-31页 |
| (二)违背男女关系与性道德 | 第31-34页 |
| (三)违反家庭伦理的行为 | 第34-37页 |
| (四)侵害人格权的行为 | 第37-38页 |
| (五)侵害财产权的行为 | 第38-39页 |
| (六)射幸行为 | 第39-40页 |
| (七)违反公平原则的行为 | 第40-41页 |
| (八)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 第41页 |
| (九)封建迷信行为 | 第41-42页 |
| (十)危害朋友、邻里和谐关系的行为 | 第42页 |
| (十一)违反朋友间合理注意义务的行为 | 第42-44页 |
| 五、结语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